事件背景:苹果公司和中国银联今日正式宣布合作,将在中国推出Apple Pay移动支付服务,预计用户最快2016年初可在中国大陆使用此服务。通过突破性的 NFC 天线设计,只要将 iPhone 靠近支持银联云闪付的 POS 终端,同时将手指放在 Touch ID 上即可。
艾瑞洞察:
移动支付是一座不安分的火山
移动支付是一张古老的支付牌照,从颁发到2012年,移动支付在中国几乎没有存在感。直到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07%,广大的支付从业者才意识到,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好像已经被世界所抛弃。但也正是因为各家支付公司移动支付成交量的压制,使得目前移动支付市场就像一座不安分的活火山,随时都会巨变。
艾瑞数据显示,2015年Q1-Q3,微信支付发力线下市场,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又13.5%蹿升至19.2%,而其他支付公司的市场份额也有显著提高。如果银联与苹果,乃至和三星的合作能够有效展开,那么将会对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家领先企业构成威胁,并有能力从技术领域进行颠覆。
对于苹果支付来说,与银联的合作可以带来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在于其借助银联,成功进入了中国移动互联网这个巨大且活跃的市场,并且进入领域是最优质的风口移动金融。在支付业务之上,还有的信贷、征信、理财以及营销等多个行业可进行渗透,无论对于营收和未来发展前景上看都是巨大的刺激;另一方面,与银联的合作对苹果支付形成了一种隐性保证,虽未说明,但相当于默许了苹果支付的合规性,使未来苹果支付再和中国金融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享受一定的便利。
而对于银联来说,移动支付替代银行卡的特性,使得它对于银联传统业务的威胁非常大,而且通过移动支付公司提供的线下受理机具,也使得互联网收单在一定程度上绕过了银联通道。所以银联迫切的需要在移动支付领域重塑自己的市场地位和权威,在这一过程中,借助已有市场上的优秀参与方是最快捷的路径。
NFC是一块没人能独享的蛋糕
2012年之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是手机短信支付,而进入到2013年后,中国90%的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均由移动互联网的形式完成,这显示出技术的进步对于市场影响的重要性。时至今日,移动互联网依然是我国移动支付的主要实现方式。在这一技术更替过程中,以NFC为代表的近场支付处境十分尴尬,虽被业界寄予厚望,但始终没能有效推动。
究其原因,NFC涉及的产业链十分庞大,其中不但包含移动运营商、支付公司和银行等传统移动支付核心参与方,还包括手机生产商、设备制造商甚至于技术提供商等硬件环境的参与者。对于广泛存在的移动支付企业来说,单独一家无法推动如此庞大的线上线下综合产业链,因此只能被迫用扫码,声纹,指纹等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拟合NFC这种新技术。
但是这种推动乏力现象可能会因为苹果与银联的合作而打破。银联掌握我国最大的收单机具市场,并且对技术标准的制定有主导权,通过银联的努力可以解决困扰NFC支付发展的最大障碍——受理环境。而苹果则掌握移动设备这一端,跟银联在支付标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的对接,可以极大的减少NFC在使用环境的教育成本,进而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推动NFC支付向前发展。
苹果+银联,别把好事做坏
但是以上所有的优势,都只停留在假设阶段,能否实现的核心在于最终呈现给用户的支付体验如何。目前市场上移动支付在线下的主流实现方式是扫码支付,用户只需要“打开App——选择扫码——支付”三步即可完成支付,用户几乎不需要等待,全部支付流程体验极佳。
从经验上看,银联这类具备传统金融背景的公司,在产品创设上容易犯的错误是“重逻辑,轻体验”,这显然与移动互联网商业生态相违背。所以这给苹果与银联的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新支付产品,必须达到把手机变成“公交卡”的效果,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优化用户支付流程,并且初次推出市场的产品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效果,不能通过后续升级来逐步替代。如果没能做到,就失去了市场先机。
因为银联和苹果合作的历史意义,在于他们各自掌握资源为市场建立了一套标准和体系,但是这套标准和体系并不由它们垄断。标准和体系构建好,其他支付公司可以坐享其成,而且以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技术能力来看,跟进速度会非常快。
综上所述,银联和苹果的合作还是值得期待的,无论成功与否都会对中国支付市场产生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互联网商业生态属于“引入后本土化”型,所以对于技术层面的应用始终落后于国外。这次苹果与银联的合作,如能推动近场支付或其他更尖端技术的民用化进程,其对中国的意义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