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支付企业出海 遭遇本土化难题
10-23
302

随着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增长红利的逐渐消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先后向海外拓展业务,但是目标群体仍然是国内游客。海外各国的支付习惯、技术能力的不一以及各地监管问题,导致支

随着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增长红利的逐渐消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先后向海外拓展业务,但是目标群体仍然是国内游客。海外各国的支付习惯、技术能力的不一以及各地监管问题,导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中国支付企业面临本土化难题。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大陆游客境外消费总额高达2610亿美元,较2015年增加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伴随海外旅游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走出国门,打开海外市场,目前,支付宝已经在欧美、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26个国家和地区,接入了12万多家海外线下商户门店,并在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Uber和Grab打车服务,同时在23个国家提供消费退税服务。

《电商报》记者了解到,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海外业务上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种是与当地的银行机构、支付服务商和商户合作;第二种是入股当地支付公司或者并购;第三种就是直接与政府层面签订协议。比如,在美国,蚂蚁金服与当地支付处理商First Data Corp.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印度,支付宝入股印度支付企业Paytm;在摩洛哥,蚂蚁金服则与摩洛哥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

但在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主要针对的是中国游客和华人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支付企业面临着海外的本土化难题。

第一,国外的支付习惯主要还在现金和信用卡。在加拿大,用户使用信用卡十分频繁,由于用户可以通过信用卡积攒信用积分,对买房买车等贷款有帮助;在日本,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并不算高,居民大多使用现金和费率较低的IC卡支付;在英国,信用卡的使用率最高,当地信用卡大多有非接触感应功能,并支持小额免密,甚至比移动支付更方便。

第二,各国的技术能力不一。不同国家在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步调并不一致,中国支付企业要实现跨境支付,需要适应国外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这对其支付模式和系统的更新与发展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海外扩张的同时如何与当地监管机构达成一致也成为一大关键。在去年5月,泰国央行曾对微信支付发出警告称,微信支付在泰业务并未获得授权,并提醒商家谨慎使用。此外,面对监管持续关注的欺诈风险防控问题,由于国内通用的很多防控手段在境外是失效的,中国支付企业还需要探索出新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