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网络日前宣布,位于天津武清的未来园区已经完成IoT(物联网)智能升级投入使用。据了解,园区内大量应用了IoT、AI、边缘计算、机器人调度等技术,实现了园区智能化管理、自动化生
菜鸟网络日前宣布,位于天津武清的未来园区已经完成IoT(物联网)智能升级投入使用。据了解,园区内大量应用了IoT、AI、边缘计算、机器人调度等技术,实现了园区智能化管理、自动化生产,进一步提升了京津冀区域市民的快递物流体验。
无人物流园 是菜鸟网络在供应链的最新成果。再早些时候,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将投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如果该计划顺利进行,阿里巴巴将间接持有申通14%的股份。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七家上市快递公司,分别是顺丰、百世、中通、圆通、申通、韵达以及德邦。其中,申通、中通、百世以及圆通四家上市企业背后均有阿里巴巴系的身影。
6年前,阿里成立了菜鸟物流,开始并不被业界看好。
6年后的今天,说好永远不做快递的阿里,已经把四通一达收入麾下,说好不会买一辆物流车的菜鸟,已经组建了供应链领域的 复仇者联盟 。
一、物流 通 吃
阿里最早 结缘 的是百世汇通(即百世快递)。2008年,阿里巴巴以1500万元入股当时的百世物流,而后很长一段时间,双方一直处于 热恋状态 。据公开资料显示,自2008年到2017年上市以来,阿里巴巴对百世快递共进行了6次增资,投票权阿里系占比高达46.6%。目前,阿里巴巴对百世集团持股27.79%,位居其第一大股东。
2015年5月,阿里巴巴联合旗下云锋基金投资圆通快递,当时持股约11%。2016年10月圆通快递借壳上市。据CVSource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阿里巴巴系合计持有圆通快递17.03%的股份。虽然阿里曾在2018年Q4减持圆通逾50万股,但仍是其第二大股东。
2018年5月,阿里巴巴系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目前,阿里巴巴对中通快递持股约8.43%,为其第三大股东。
除以上四家上市公司外,阿里巴巴系还参与投资了包括日日顺物流、快狗速运等在内的多家国内同城货运企业,据《中国企业家》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3月,阿里巴巴(含关联公司云锋基金)在国内知名快递中投资累计超过259亿元。国际方面,2014年 2018年期间,阿里巴巴系曾陆续投资了香港企业pickupp、印度企业XPRESSBEES以及新加坡两家公司。
二、供应链的 复仇者联盟
上述物流和快递企业,只是阿里巴巴供应链布局的一小部分。
2013年5月,阿里巴巴搭建了自己的菜鸟物流网络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阿里巴巴、银泰集团联合复星、富春、顺丰、 三通一达 (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合作组建。
此举是为了应对京东的供应链革命。马云曾经不看好刘强东的重资产模式,但供应链优化以后,确实对阿里巴巴的电商模式造成了巨大的调整。供应链革命势在必行。
但马云仍然并不愿意自己做供应链。在菜鸟成立的时候,马云就说:阿里巴巴集团永远不做快递。菜鸟总裁董红宣称:我们不会招一名快递员,不会买一辆物流车。而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李俊凌表示:我们对物流、对快递、对传统的仓储根本不懂。
此后,阿里全国布局物流地产,建智能仓储,投资快递配送环节的中通、申通、圆通和全峰,仓配一体化的百世汇通,智能化仓储的心怡科技,大件配送的海尔日日顺,海外清关渠道上投资新加坡邮政(SinPost),线下门店及仓库网络遍布全国的苏宁,干路运输环节的卡行天下,以及提高顾客体验、使配送在地图上可视化的高德地图。
目前,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已从国内铺到国外。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菜鸟智能物流网络已经吸引了全球3000多家物流企业参与其中,与俄罗斯邮政、西班牙邮政等全球主要国家的邮政网络达成战略合作;与新加坡航空、阿联酋航空、空桥航空等全球主流航空公司建立空运网络深度合作;与中欧班列、东南亚和澳洲海运专线网络形成了常态化运输合作。截至2018年底,菜鸟物流的市场估值达到1325亿元。
阿里的野心不止于此,依靠天猫、淘宝交易、物流信息的数据网络(天网),以及分布全国几大重要区域的巨大仓储中心(地网),利用信息大数据的优势,布置仓储,调配物流,在多个方面提高物流快递转运的效率,阿里巴巴的供应链体系得以突破阿里的限制,成为辐射全国的巨大网络;而收购了点我达和饿了么之后,阿里又打通了城市生活速递的最后一公里,阿里的整个供应链体系布局,已经基本完成。
三、从不被看好到初露峥嵘
与顺丰、京东等的自建物流不同,阿里系的菜鸟网络则是专注于物流信息系统的整合和数据、平台服务。实际上,阿里本身并不具备物流供应链所需的大部分基础设施,而是专注于用技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阿里的战略是通过投资增加对快递公司的话语权,把物流的运营交给 三通一达 ,阿里在背后负责数据运营、技术支持和模式创新。但阿里入股并不代表着去控制通达系公司,菜鸟也暂时无法担当起行业整合者的角色。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菜鸟诞生的原因,是阿里巴巴依靠外部供应链,服务无法得到保障。但菜鸟诞生后,因为众多供应链企业作为小股东,业界一度怀疑未来的发展潜力:众多公司分工合作效率能否与京东的自建供应链媲美?以及大家为何能全力投入到菜鸟网络里?
但随着大布局的完成,以及天网和地网的赋能,菜鸟网络的价值开始显现。因为其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下降,众多供应链企业因此从中获利,此前业界质疑的合作动机问题,也迎刃而解。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与阿里巴巴投资相关的四家上市快递公司业务量:圆通快递共完成66.65亿件,申通快递完成51.11亿件,百世快递完成54.7亿件,中通快递完成85亿件。这四家公司业务量合计257.46亿件,占全国507.1亿件快递量的50.8%。也就是说,即使不将其余阿里系的快递企业计算在内,阿里系也已经占据了物流市场的半壁江山。
马云曾计划,在未来5~8年内,借助菜鸟物流来实现全国任意一个地区都可以做到24小时送达,打造一个开放的社会化物流大平台。如果这个战略目标能实现,对京东和顺丰而言,将是巨大的挑战。
四、阿喀琉斯之踵
但仅凭上述分析就断定阿里巴巴可以称霸国内供应链领域,显然还为时过早。
阿里巴巴在供应链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和顺丰,都还在前头领跑。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8年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在顺丰、通达系、京东在内的10家快递企业中,顺丰排名第一,京东的用户满意度也位列前茅。而刚刚被阿里入股的申通位列倒数第三,仅好于德邦快递和优速快递。
此外,多方协作的 复仇者联盟 模式,难免协作不利,反而增加成本。菜鸟物流在不断整合和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建设智能化服务的同时,却一直被数据不能及时更新、菜鸟物流对其平台的管理有限等问题所困扰。因此在服务质量上与自建物流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京东和顺丰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也开始了应对举措。
2018年10月18日,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会宣布,京东物流正式进入个人快递市场,推出个人快递服务,面向个人用户进行揽件,并逐步扩大城市范围。据了解,该服务推出后便保持高速增长,月环比平均增速超过100%。
3月初,京东对外公布了一份计划,称将在未来几月内再次扩招1万人左右的规模,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竞争。为了增加竞争力,京东也在加大无人运输和大数据系统的投资力度。
顺丰也开始加大供应链布局。日前,顺丰控股和德国邮政敦豪集团的联名品牌 顺丰敦豪供应链中国 在上海公开亮相,宣布正式入局供应链领域。如果顺利的话,未来该合作将帮助顺丰改进企业的内部供应链架构,从而提升供应链的运行效率,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营收能力及行业竞争力。
作为老牌物流巨头,顺丰自身拥有的运输网络效率优势以及长年来积攒的业界口碑,仍是目前菜鸟需要翻越的大山。
依照目前国内快递行业的发展来看,阿里系、京东物流与顺丰已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但由于物流行业的体系的庞大和复杂性,想必三家企业之间的鏖战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对于其他发展中物流企业而言,则面临着两个抉择:一是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出丰富的供应链生态,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而这一条路上,已有顺丰和京东两座大山挡在面前,想要脱颖而出实在有些艰难。
或许未来,加入阿里的 复仇者联盟 ,是其余供应链企业最好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