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成为吃掉小鱼的大鱼,要么成为被吃掉的小鱼;要么在急湍的水流中消亡,要么找到另一片水域独自长大。在这个存量整合越演越烈的时代,每家企业都必须在这四种命运中选择一个。「
要么成为吃掉小鱼的大鱼,要么成为被吃掉的小鱼;要么在急湍的水流中消亡,要么找到另一片水域独自长大。在这个存量整合越演越烈的时代,每家企业都必须在这四种命运中选择一个。
「存量整合」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从2015年「物流行业的黄金十年」的说法被提出来开始,就有人断言,这十年也是物流整合的黄金十年。2017年更是被人称为「物流并购元年」。
在存量整合时代,「整合」的是什么?「存」下来的又是什么?文章接下来会结合2018年物流行业的并购案例,来探究2019的发展趋势。
1、为什么而「整」?
并购不是常规操作。企业对于并购行为,必然会慎之又慎。纵观2018年几大并购事件,可以将并购背后的原因分为三种:
■ 第一,基于边界拓展的原因。
即使是行业头部企业,也会同中小企业一样面临发展的焦虑。这种焦虑更具体地来说,就是必须在传统业务峰值到来之前找到新的业务冲击点,打破现有的天花板。
因此,这种基于拓展边界而发生的并购,也成为一种很常见的并购类型。正如美国物流巨头的发展史所揭示的,大公司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并购史。有数据显示,2000年至今,UPS和FedEx的营收增长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于并购。
这种基于拓展边界发生的并购,也可细分为两个原因:
其一,基于行业内部的边界拓展。2018年3月份,顺丰收购新邦的消息开始流传;2018年5月12日,真相水落石出,顺心捷达正式亮相。这是自2013年以来,顺丰推出重货业务之后,向快运边界拓展的又一记重锤。
2018年8月21日,经安吉快运官方微信公众号证实,天地华宇被上汽物流全资收购,加入上汽物流板块。根据最新消息,目前天地华宇和安吉快运已完成业务合并。2017年,安吉物流成立全资子公司 安吉快运,野心勃勃地从汽车物流跨界而来;经过半年多的自建网络后,又迅速做出通过收购获得一张现有网络的决定。对于这次的收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收购天地华宇可以帮助安吉快运在快运市场搏一把。
其二,打破行业间的壁垒,为物流赋予更多的意义。
2018年10月26日,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收购敦豪供应链(香港)有限公司和敦豪物流(北京)有限公司100%股权,将整合德国敦豪邮政集团(DPDHL)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供应链业务,本次交易总对价为人民币55亿元。对于顺丰而言,这是一次补强供应链基因的契机,也表明了顺丰集团向综合物流商发展的决心。
■ 第二,行业的集约化趋势更加明显。
在物流领域,这个趋势的开局似乎是满帮收购志鸿物流。
2018年5月4日,满帮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刚现身《运联传媒》举办的2018(第七届)运联峰会暨中国物流产业大会暨企业家高峰论坛,在会议现场宣布:满帮合并重组志鸿物流。在吸纳了志鸿的大车队基因后,满帮在线下布局频繁,随后又传出与佳施物流达成合作,之后又传出在广东做起了专线。
互联网平台对线下小、散运力的收割,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
■ 第三,中小物流企业群体觉醒。
中小企业并非只有被整合的命运。运联传媒董事长褚方鸿曾讲过这样一段话:「进入2018年,激烈的竞争开始变成惨烈的竞争,物流进入『挤出』阶段。一边是合并、并购、重组的攻击力;另一边是合纵连横、抱团取暖的反抗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快鱼吃慢鱼,群鱼攻大鲨。」
将这种「群鱼攻大鲨」战略发挥出来的,就是商桥2018年的「贪吃蛇」玩法。2018年1月份,商桥宣布完成了对京昌物流的收购;随后又完成对畅兴物流、安徽鑫弛物流的收购。
商桥的这种打法,有可能成为中小物流企业突围和做大的新样板。有人曾这样断言:「如果不想被大公司吃掉,或许商桥的并购模式是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的一个新样板,也是最后的发展机会。」这种传统物流企业间的融资、合作兼并案列,或许会成为未来2-3年的常态。
2、接下来要怎么「存」?
这是一个充斥着打破和建设的时代,有人在努力打破天花板,想要去探寻更远更广阔的边界;有人在建设壁垒,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隔出「防火带」。这些打破和建设的行为,通过整合存量的方式,开始加速。
■ 第一,做有价值的公司。
有价值的企业才会被看重。这里的「价值」,不仅是被整合、被收购的价值,也包括独立发展的生态价值。企业的价值大小最终取决于其经营思维。
一般来说,企业经营思维分为两种:产业经营思维和资本经营思维。产业经营思维关注的是成本和毛利,即沿袭企业一贯的思维和模式,应对现在的市场环境。资本经营思维思考的是空间和速度,即站在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上,布局现在的企业发展。
因此,我们经常会发现,被高价格收购的企业,未必是正向现金流的企业。因为从资本经营的角度来看企业发展,看的并不是此时能不能赚钱、能够赚多少钱,而是企业以后的增长潜力。
以物流企业为例,运营网络、公司治理结构、人才团队、科技能力、品牌影响力、服务能力等,都是企业价值所包含的内容。
而不管是选择被收购,还是寻找新的赛道独立长大,甚至成长为吃小鱼的大鱼,只有有价值的企业才有选择的权利。
■ 第二,新势力常态化,全新的竞争格局形成。
早在一年前,很多人都还在谈论「快运新势力」,当时顺丰重货、安吉快运、中通快运都属于被讨论的「新势力」。
但是新 小。2018年,顺丰收购新邦,继续布局快运;天地华宇加入上汽物流板块,为上汽安吉物流新增了一个横向维度;中通快运获得A轮1亿美元融资,正谋求独立上市。
这种「新势力」也开始在快递领域出现。德邦改名为「德邦快递」,大力发展大件快递;安能提出转型「大包裹」战略,要从新出发,;百世正着力发展其电商大件业务;壹米滴答推出「壹米小件」产品。
快递、快运之间的边界正在融合,物流和其他行业之间的边界也在融合。在接下来的几年,这些「快递新势力」通过收购布局快递,也未可知。
■ 第三,收购只是开始。
企业收购必须要考虑机会成本的问题,即便收购者并没有完整的战略意图,这招棋也不得不下。如果被竞争对手抢了先,马太效应就会立刻呈现。
收购是大势所趋,但收购的达成并非一劳永逸。当收购完成,真正的战斗或许才刚刚开始,文化融合就是接下来的首要问题。
必须值得注意的是,收购并不意味着收购方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推行文化强权,而被收购方也并不意味着处于弱势地位。收购方要尊重被收购企业的文化特性,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融合策略;被收购方也要正视自己的价值,积极融入新的团队。这样也符合投资方的利益,从国际市场风险投资领域的认知来看,并购和IPO一样,是同等重要的主流退出方式。
收购,还是被收购?这是在存量整合时代摆在很多企业面前的必答题,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却不容易找到。随着企业发展的轨迹走向,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答案。2018年的「寒冬」或许会在2019年延续,但勤于「修炼内功」、实现价值增长的企业,肯定会等到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