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媒体人眼中的舆论胁迫事件:做好自己比炒作更重要
10-23
12

阿里公关举报媒体的行为,本身无须去评价对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表象是曾经深远历史沉淀的结果,在新的社会体系下,找对各个社会主体应该重新定位的身份,而不是用曾经的老套思维去维系曾经的旧制度、旧体系和旧规则或许才是明道。

阿里公关举报媒体的行为,本身无须去评价对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表象是曾经深远历史沉淀的结果,在新的社会体系下,找对各个社会主体应该重新定位的身份,而不是...

道哥的话:作为媒体从业者,本来不应该随便评价媒体同行的言行,但是这次阿里巴巴公关总监顏乔与《IT时代周刊》之战俨然已经有刷屏之势,因此也多说几句。

媒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实媒体在推动社会进步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包括舆论监督过程中对于政府行政执政情况的监督,促进了现代社会治理结构的层次和水平升级;也通过对于涉及商业事件的监督报道,使得企业更加自律,促进了产业的良性发展,打击那些投机倒把的企业,维护了市场秩序;通过报道社会民生事件和百姓疾苦,让更多百姓的生活境遇有所改变,并起码在内心中有一种隐形的希望,所谓的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通过一些基础的科普等社会常识的宣传报道,整体提高了全民的素质,为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也贡献了力量。

媒体,特别是权威的主流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身份,社会中介者,社会进步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贡献者在其本职的岗位上发挥着作用。

媒体值得尊重。

商业模式的本源与现实的市场环境影响带来了什么?

然而,回望一下媒体的商业模式,虽然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中介服务是其核心业务,大量的民众是其用户,但是真正为媒体提供的服务价值买单的却是客户,那些广告主,以及广告主背后的企业组织等,也就是说表面上看媒体是一个2C的行业市场,本质上却是一个典型的2B的行业市场。

曾经在媒体红利遍地的年代,企业的营销费用总和已经能够供养起中国大多数的媒体组织,虽然做媒体不能成为百万富翁,但是也可以有不错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因此以上的社会公器的身份都运作正常。

如今,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以及传统媒体的发展态势向下趋势的明显,更多的非专业类媒体,包括所谓的自媒体,开始了在社会公器概念下的自我生长、鱼目混杂、野蛮生长的现实世界里,对于媒体公器身份的保持显然无法达到规范组织的火候,因此你能够见到诸多的乱象。

与此同时,作为专业媒体的一些传统媒体,也同样面临发展的压力,其体系内部的固有流程或者规范也会随着市场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些更加私利的欲望和想法就在此时得以冒头,就如电视剧里的一个场景,大家族的老爷子暴亡,原本守规矩的子孙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这个大家族的所有财产散尽。

这或许就是现实。

行业的 明规则 在当下的叠加影响

记得和一个财经类的媒体负责人谈论转型问题的时候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某块儿业务还发展的不错,没有增长但是也没有明显下跌,并且最近的证券市场的开闸或许还能够有所突破,更为让我长见识的是后面一句,现在我们想再搞一个媒体,或者是纸质,或者是新媒体,因为在中国,任何新生的一份财经类的媒体,基本上都可以轻松拿到2000万的广告费(当然这是此种单一盈利模式的顶级收入规模),如果你把成本控制的好,有个7-8百万的利润都有可能,特别是有了新媒体渠道

其实,在自然界里本身就有一种生物是通过借势强者,在强者的威力范围内生存,猎狗之于狮子,秃鹫之于老虎,并且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一种生存模式,这种模式在一些类别的媒体,特别是财经类媒体圈子里已经成为行业的明规则,已经发展成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今与媒体行业发展的整体向下趋势叠加之后,也萌生了诸多的新态势,陈永洲的新快报与中联重科就是典型。

一直持续的明规则一直在发生,为什么早前没有爆发这种类型的案例,而当下逐渐冒出头来呢?或许 企业媒体化 可以解释一切,曾经的企业本应该曾为社会传播的一个重要主体,但是由于其缺乏对于专业传播渠道的把控,使得其无法真正取得其相称的地位和身份,以至于其在这种竞合中处于明显的弱势。

如今,随着互联网对于媒体的冲击,特别是去中心化的趋势影响,企业日益拥有了更为重要的社会传播权重,企业自媒体的兴盛也是如此反应,更多的企业大佬可以通过内部讲话的方式达到其传播价值观和品牌的效果,而且不用借助过多的专业化的媒体,专业媒体广告市场的盘子无疑就变小了,并且随着更多企业掌握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规律,在去中心化后的全新传播生态体系下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其在媒体与企业的竞合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因此一种应对就开始了逐渐加码的过程。

在这样的变化过程中,曾经相安无事的竞合平衡被打破,就自然而然诞生了诸多的奇案。

当然,某些习惯了曾经明规则红利的一些媒体,一时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失落感或许油然而生,不安分的情绪也催生了其言行的失控,因此我们就看到了更多这种失衡现实下的客观表现。

实例:一次天真之举引发的尴尬后果

曾经在一个公司负责内容研发工作的朋友和我说,自己负责一个小公司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发现对Adobe的一个软件需求强烈,大家使用的都是盗版的,因此有一个对外输出的功能十分不稳定,因此就建议公司买一套正版的软件,并且还异想天开的想,一部机子装正版,其余的可以继续使用盗版,输出的时候使用正版软件的电脑,这不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几个月后,负责IT支持的同事找过来,说Adobe公司发了一份函,列出了我们对于ta旗下软件的一些刚性需求,其中需求的列表上明确了我们公司大概有多少人需要A软件,大概多少人需要B软件,这位IT支持的同事经过调查之后,其大概数字和我们实际的使用情况基本相当,也就是Adobe公司清楚掌握了我们使用其旗下盗版相关软件的数量和情况

经过协商一致,最后他们果断的卸载了正版的Adobe软件。

后来从专业人士处获悉,每个即将上市的公司都会准备一批资金,用来做公关,包括给微软、Adobe这种软件企业,以及一些主流媒体和行业垂直媒体进行合作,保证其知识产权以及其它方面的事情不被过度八卦

而一次天真之举只是躺枪遭遇,或许是公司名字里的某个响亮一些的词语刺激的Adobe公司的神经,因此发来了律师函

谁来监督社会公器?誰来监督媒体?

当我们在开心谈论国家的反腐举措,为其拍手称快的时候,我们的媒体在疾呼,这种运动式的反腐,并且是纪检部门主导的缺乏公开透明程序的反腐是否合适,是否会造成更大的危机,发出了谁来监督纪检机关的声音。

如今,同样的问题亦被提出,当社会公器因为其自身的业务引发社会成员,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的投诉反馈的时候,裁判员的角色受到挑战,即将遭遇身份危机,当年曾经发声质疑纪检机关誰来监督的媒体,该如何应对这种这种变化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是深入到社会每个神经末梢的,即使参与到这场变革中的媒体也不能幸免,自身角色的转变,社会角色的转变都是一种必然和必须,转变过程中的诸多的不适应或许是这场变革浪潮的一种具体表现,但是这种表象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和本质原因是需要每一个媒体从业者去理解体会的,社会现实催生的对于这种变化应该采取的变革举措也是必要的,探寻变革过程中的一切不适应也是在所难免的。

面对现实,直面现实的变化,适应这种变化,无论这种变化是否直接涉及媒体自身的利益,曾经的身份红利、制度红利、垄断红利、发展红利都将随着社会变革大潮的到来而瞬间消失,还沉浸在曾经的红利温床不思进取是可怕的,更是危险的,是要掉脑袋的。

无须关心对错,做好自己比任何炒作都重要

阿里公关举报媒体的行为,本身无须去评价对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的表象是曾经深远历史沉淀的结果,在新的社会体系下,找对各个社会主体应该重新定位的身份,而不是用曾经的老套思维去维系曾经的旧制度、旧体系和旧规则或许才是明道。

照镜子是必须的,能够直面镜子中的自己,无论是无限青春还是人老珠黄都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很重要,也很必要。(完)

本想附上那张长图,每个人都可以看看这些文章的标题,有从业经验的更可以对照思考下其中的动态变化,或许眼前的图片还可以动起来。但是图片超过大小了,也不费事了,大家自己去问度娘吧。

欢迎关注订阅 道哥论道 (微信号:dogdaoge)

道哥论道 由传统媒体转型实践者 栾春晖以及他的朋友们共同运营,旨在通过基于 TMT 领域核心思维的交流和探讨,聚合同道中人,在此交流互动,共同经营这个 自由智者的大本营 ,如果你对一份真诚的交流有所期待,欢迎订阅我们的微信推送服务,加入我们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