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虚拟之间到底有多远?写过《大数据时代》的舍恩伯格在另外一本重要著作《删除》中几个例子或许能给出点启示:一位应聘中学教师的女子,因为几年前的一张拿着类似酒杯并作出喝酒姿态的社交媒体照片而被拒绝录用;一位加拿大医药学教授由于之前在一个极其小众的行业杂志上谈论自己几十年前服用过迷幻剂而无法入境美国。
现实与虚拟之间到底有多远?写过《大数据时代》的舍恩伯格在另外一本重要著作《删除》中几个例子或许能给出点启示:一位应聘中学教师的女子,因为几年前的一张拿着类似酒杯...
现实与虚拟之间到底有多远?写过《大数据时代》的舍恩伯格在另外一本重要著作《删除》中几个例子或许能给出点启示:一位应聘中学教师的女子,因为几年前的一张拿着类似酒杯并作出喝酒姿态的社交媒体照片而被拒绝录用;一位加拿大医药学教授由于之前在一个极其小众的行业杂志上谈论自己几十年前服用过迷幻剂而无法入境美国。
而英剧《黑镜》则进一步地缩短了现实与虚拟的距离。在去年12月推出的《黑镜特辑 白色圣诞节》里,一个情节令人印象深刻:当科技发展到某个程度时,每个人都被植入了电子眼,你可以选择「屏蔽」某人,比如A,从此之后,A再也看不清你的样子,甚至连你的照片也看不到,所有关于你的影像、照片都会变成一团马赛克。如果你不解除这个「屏蔽」,你与A之间的对话也不可能 你们谁也听不到彼此。
这和你在社交媒体上屏蔽某人何其的相似?以微信为例,当你不满某个联系人时,你可以有以下选项:「不看他的朋友圈」、「不让他看你的朋友圈」、「加入黑名单」、「删除」。每个选择都是一种「屏蔽」,只不过这样的屏蔽还停留在线上虚拟网络里,相比于《黑镜》里的屏蔽来说,微信或社交媒体上屏蔽实在是小儿科。
我不想在此过多讨论所谓「屏蔽」后面的法律或伦理冲突。我只谈其中的一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正在消失,这一趋势会在2015年越发明显。
再抛两个听来的故事。
故事1:在一部为海盗湾打造的纪录电影《TPB AFK: The Pirate Bay Away from Keyboard》 里,海盗湾成员反复向法官们陈述一个概念:现实生活与虚拟社会绝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社会,现实生活仅仅是远离键盘(Away from Keyboard)。
故事2:某个朋友曾反复提起一个命题:你在路上行走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周围环境就像程序一样的在loading?
所有这些故事、实验与想象都指向了物理学大咖惠勒曾说的一句话:「任何事物(任何粒子、任何力场,甚至时空连续统本身),其功能、意义和存在本身都完全(即便在某些情境中是间接地)源自 比特。」
简而言之:哪里还有什么现实?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人类越来越感到:一切都不过是比特的重新组合罢了。
物联网只是个过渡
业界对互联网发展阶段的总结一般归于以下几个阶段:
人找信息
人找人
物找物
换言之,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物联网分别对应了互联网发展的三大阶段。当信息、人、物体实现数字化之后,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0或1」的隐喻,就如我曾经所言:
「人类已经习惯使用三个数字比划一位女性的身材,在头脑中完成一个触觉之旅。未来,一对相亲的男女可能不用见面,只需交换自己的量化数据即可,这些数据包括相貌(用数字描述相貌)、身高体重、三围尺寸、房事能力以及以往相亲对象的评价,所有这些都以数字化、可视化的形式出现,相亲双方看完这些数字之后以0或1的方式做决定。」
从这个角度看,物联网只是人类进入虚拟与现实结合之前的过渡,接下来的世界,远比物联网更精彩。
谁在连接虚拟与现实?
《大西洋月刊》去年10月曾有篇文章问道:当我们周遭的事物越来越像手机,我们该怎么办?文章的开头提到,对于一个普通美国人来说,拥有一把榔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相比之下,拥有一部手机则是一件完全不同的体验。当你在五金店买下榔头时,你就拥有了它的所有权,可当你买下一部手机,这部手机的所有权还很微妙,的确,你看似买下了这部「手机」,可真正令你牵肠挂肚的并非「手机」,而是手机里的信息。换言之,你所在乎的,不是现实世界里的资产 手机,而是虚拟世界中的资产 数据。
如果说榔头是现实世界里的「古董」,那么手机就成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新贵」。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一年一度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简直成了手机展,不管是客厅的电视、游戏机还是厨房的微波炉、冰箱还是卧室的台灯抑或是车库里汽车,所有的电器都「智能手机化」 一切以软件为核心、可联网。这一切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三代互联网巨头的决逐:致力于搜索的Google将虚拟信息整合到现实世界里;构建人与人连接的Facebook则在不断挖掘人与人之间的深层关系链;曾经一度沉默的电器、汽车企业蜂拥而上,搭建物与物之间的联络站。
除了「传统」科技企业外,新一代企业也在发力,比如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按需经济」。《经济学人》指出:这类企业「使用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平台以各种各样的新方式传递劳动和服务,将挑战20世纪资本主义的许多基础,包括公司性质和职业生涯结构等。」《经济学人》的评论不可谓不客观,只不过他们的编辑们只看到经济的角度,而忽视了技术的趋势。
在所有关于Uber的评价里,投资人Jon Callaghan的话可谓一针见血:「Uber让你觉得,你只需按下虚拟世界里的一个按钮,几分钟后就能在现实世界里满足自己的需求。」他的话让我想起了3D打印机运行原理 同样基于虚拟世界里的按钮,而在现实世界里得到满足。Uber满足了人们通过虚拟按钮乘坐现实世界汽车的需求,Airbnb则让人们可以利用虚拟世界找到现实里的优质住宿地。
几十年前,人类一只脚踏入虚拟世界,另一只脚则停留在现实里。1996年,为美国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的AOL温馨地提醒用户:「当你首次访问互联网时,你或许不知道互联网到底会给你生活带来什么。」这个问题在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满意的答案:我们已经走入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世界。
我的自出版作品《颠覆者的生存逻辑》已在百度阅读上架,复盘苹果、Google、亚马逊的颠覆与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