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动商业发展,而商业挖掘技术带来的潜力。当一项技术被挖掘殆尽时就是泡沫破裂之时。而这时,谁能掌握下一轮的技术创新,谁就会成为下一轮的执牛耳者。
技术推动商业发展,而商业挖掘技术带来的潜力。当一项技术被挖掘殆尽时就是泡沫破裂之时。而这时,谁能掌握下一轮的技术创新,谁就会成为下一轮的执牛耳者。
【砍柴网推荐】虽然本文作者把科技股的集体下挫说的这么玄乎,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有迹可循的。新技术创新缺失所带来的问题,现在已经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各个链条体现出来,从智能手机的千机一面、到微博微信的增长乏力、到用户对新APP兴趣的持续下降等等,科技股的大跌只是个结果而已。
技术推动商业发展,而商业挖掘技术带来的潜力。当一项技术被挖掘殆尽时就是泡沫破裂之时。而这时,谁能掌握下一轮的技术创新,谁就会成为下一轮的执牛耳者。
今年3月以来,全球互联网巨头们的市值突然蒸发掉五分之一,中国互联网的旗帜腾讯的股票3月以来也下跌了20%,媒体惊呼,科技股泡沫将再一次破裂。虽然从历史不难看出,对于科技股而言,技术红利的用尽是其股价向下的深层次原因。因为每一轮科技股的周期都不外乎这个模式:新技术的出现,创新领头羊出现,跟随者复制,资本的狂欢,创新进入瓶颈,泡沫破裂。但是现在真的是泡沫破裂的时候么?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也纷纷表示看不透。
科技股近期普遍下跌,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著名科技博客Re/Code的创始人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撰文指出,真相是,没人知道为什么。
斯威舍的文章如下:
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最近发布了一本关于高频率交易的新书:《闪电小子》(Flash Boys)。开篇他就提到了他从1987年10月股市崩盘中得到的一个结论: 如果你需要证据来证明即便是华尔街的内部人士也搞不清华尔街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那么这就是最好的证据。前一分钟,一切都还是好好的,下一分钟,美国股市就平白无故地蒸发了22.61%的市值,而且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请注意他所说的 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同样适用于当前的股市行情。科技股近期普遍下跌,而且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
《华尔街日报》针对这一现象发表了深度评论文章,文章以Facebook、Twitter、Yelp和Netflix等科技股延续了一个月之久的跌势为切入点,得出的结论是: 有些公司也许仍未能显示出与其在私人市场享有的高估值对应的利润,某些投资者在购买那些公司的股票时表现得越来越谨慎。
《华尔街日报》以一种 我已洞悉一切 的口吻称: 下一个重大考验将随着中国版Twitter即微博周四在纳斯达克股市开始交易而到来。
等等!在理智地减少了发行量和降低了发行价之后,微博股票上市首日大涨了19%。到现在为止,今天它又上涨了23%。所以,不要再发表 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那样的论调了。
《华尔街日报》得出了一个史诗风格的结尾: 尽管开盘比较疲软,但是该股在上市第一天还是以大涨收盘。
换句话说,即便是《华尔街日报》的那些高明的记者也不清楚投资者们到底在搞什么,其实其他人也搞不清,我也不例外。
此外,近期一直在下跌的雅虎股票也在公司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后大幅上涨。之前投资者担心它的核心业务陷入了困境,因此其股票一路走低。然而,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出其核心业务营收微微上涨了1%,而且它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将为它贡献巨大的价值。
雅虎股票本月仍然下跌了7%左右,自今年初以来累计下跌了10%,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该股累计涨幅超过了47%。谷歌也是如此,其股票本月的累计跌幅约10%,自今年初以来累计下跌4%,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累计上涨了36%。
雅虎股票的上涨,很大程度得益于阿里巴巴将要上市的利好消息。如果真的说遭遇创新窘境的话,雅虎一定是这里面的代表公司,但是他的股价却依然坚挺。尽管这种表现可能是暂时的。
再看看其他的股票,你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市场行情是多么得令人不解,因为科技公司的股票表现各异:
Facebook股票与一年前相比上涨115%,自今年初以来的累计涨幅接近8%,但是本月下跌了14%。微软股票本月上涨了5%以上,自今年初以来累计涨幅为7%,与一年前相比上涨39%。苹果股票本月下跌了0.34%,自今年初以来累计下跌6%,但与一年前相比上涨22%。
另外,持续上涨了很长一段时间的LinkedIn股票本月下跌了近9%,自今年初以来累计下跌了19%,但与一年前相比仅下跌了5.4%。
Twitter的情况也差不多:其股票本月下跌了14%,自今年初以来累计下跌了29%,但与一年前相比仅下跌了0.24%。亚马逊也是如此,其股票本月下跌了13%,自今年初以来累计下跌了18.5%,但与一年前相比仅下跌了5.4%。
你看吧,你可以根据其中一些股票的下跌表现得出世界末日就要来了的悲观结论,也可以简单地指出市场行情还不太明朗,而且现在也不宜草率地发表它将产生重大影响的预测。虽然现在科技股普遍下跌,但是当前的行情仍然充满变数。
当然,真正令人担心的是今年将会有很多新股上市,尤其是将在秋季IPO上市的阿里巴巴;还有就是当前科技股的普遍下跌会对初创公司的估值以及针对那些初创公司的收购交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到目前为止,那些发展前景光明的公司比如Uber和Airbnb以及其他一大批公司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获得了不错的估值,得到大量的投资。到现在为止,投资者们仍然抢着对它们进行投资,希望日后能够分一杯羹。
至于收购,科技行业最近的收购交易也非常火爆,以Facebook花费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20亿美元收购Oculus VR和谷歌32亿美元收购Nest几项交易最受瞩目。
雅虎也收购了不少小公司,现在正在考虑收购规模大一点的公司。在南加州,迪斯尼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YouTube视频网络Maker Studios,结果令很多与之类似的公司比如Fullscreen也备受关注。
这场并购浪潮会很快结束吗?可能不会,因为大公司需要成长并且有时需要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来实现成长以及创新。在不久之后,会有一些重大的IPO盛宴可以享用,比如阿里巴巴。另外,当下一批热门初创公司出现的时候,仍然会吸引大批的风投公司去投资。
然而现在对于某些公司来说也是比较难受的时候。有些准备IPO的公司比如Box虽然拥有光明和广阔的前景,但现在仍处于巨额亏损状态,它们可能会被投资者踢在一旁;而另一些刚刚上市的公司比如Workday也会得到市场的 粗暴对待 ,该股本月下跌了21%以上,但自今年初以来累计涨幅仍在30%以上。
因此《华尔街日报》在文章的结尾引述了IPO顾问公司Class V Group的赖斯拜尔(Lise Buyer)的话作为对当前股市情况的解释,他说: 不管市场在4月中旬发生了什么以及是否会对将在5月中旬或以后上市的公司造成影响,那些中游公司(正处于IPO进程之中)都将全速前进。如果下跌持续时间超过6周甚至数月,我们也许会看到初创公司的估值受到影响。但是那些投资私有公司的人通常关注的是6个月甚至1年后的市场会是什么样,而不是6天或1周后的市场行情。
换句话说,当我们知道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了。或者就象迈克尔刘易斯所说的那样,当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我们可能就知道了。
卡拉斯威舍,著名科技博客Re/Code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