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医药电商,还不成熟,但引来一批成熟的巨头竞逐。
中国的,还不成熟,但引来一批成熟的巨头竞逐。
11月16日,天眼查资料显示,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多个 苏宁大药房 、 商标,国标分类有44-医疗园艺、35-广告销售,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
同时,10月19日,苏宁易购斥资1000万元,成立江苏苏宁大药房有限公司,对新公司持股100%,主营药品;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保健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销售预包装食品)等。
布局医药,并力争从国内医药市场分取一杯羹的野心,苏宁毫不掩藏。
早在2015年,苏宁易购就与国际制药品牌辉瑞制药达成合作。同时,在2016年取得网络售药的资质,并在官网上线了医药频道,正式开始对医药大健康领域的布局。
2019年,苏宁与江苏省人民医院达成合作;2020年,先后与复星医药、鱼跃医疗等多家知名药企达成合作,共同致力于线上及线下的医药建设、医药服务等。
此外,苏宁还于今年8月表示,公司正在考虑推进与第三方互联网医院合作,通过苏宁易购POP平台开通医疗问诊业务,同时整合全国线下药房的供应链,为苏宁易购用户提供在线复诊开具处方,以满足用户购药需求。
苏宁的加紧步伐,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国内医药电商迫切发展的需求,也不免引人思考,这个行业的现状如何?苏宁的加入又会惊动谁的蛋糕?
前瞻产业研究院显示,中国医药电商市场正呈井喷式发展态势,2019年发展规模达到1020亿元,2022年将接近1500亿元,2023年将增长至1660亿元左右。
也有天眼查数据指出,截至11月24日,我国今年共新增7.5万家医疗电商相关企业,是2019年全年增量的近6倍。
其实,目前的医药电商行业,已有平安好医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京东和阿里而言,一边是香港IPO打得火热,一边是业态持续升级。
京东健康方面,最新消息显示,京东健康已于今年11月15日通过港交所聆讯,获准在香港上市。并且,计划通过香港IPO募集270亿港元,预计12月8日开始交易,发行3.819亿股,定价区间为62.8-70.58港元/股。京东健康将成为继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之后,第三家上市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
另一边,阿里健康是由港股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改名而来,阿里和云锋基金于2014年1月收购了中信21世纪。此后,阿里逐步将天猫医药馆业务注入到阿里健康体内。借助阿里体系背后强大的资源,阿里健康与饿了么、口碑、淘宝、宝等充分联动。
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阿里健康APP正式升级,更名为医鹿APP,更加突出互联网医疗特色,为用户提供问诊、挂号、购药、药品闪送等健康管理一站式生活服务。此外,还于今年10月初发布了疫苗服务平台2.0。无论是在普通医药服务上,还是在今年的抗疫上,阿里健康确实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再加上,随着国家对网络售药监管稍作宽松,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的《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处方药。并明确网上销售处方药有两类企业主体: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
苏宁、京东、阿里等作为具有线下实体企业的售药方,自然包含在内。
规模迅速膨胀、竞争日益激烈,寓示着中国的医药电商迎来春日曙光,但作为一个服务健康的领域,也更需要健康发展,规范化、合法化必定是这些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