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兰亭集势于美股盘前公布了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00万美元的净利润,帮助其迎来了连年亏损以来的首次盈利。数据显示,兰亭集势第三季度总营收为5990万美元,同比增长34
周二,兰亭集势于美股盘前公布了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00万美元的净利润,帮助其迎来了连年亏损以来的首次盈利。
数据显示,兰亭集势第三季度总营收为5990万美元,同比增长34.6%;净利润为1000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为42.3%,去年同期是15.1%;调整后EBITDA盈利为50万美元。
从数据来看,兰亭集势的利润增长受到市场认可,在营收和净利润两项数据上,也保持了良好增速。
而在此之前,号称 中国外贸电商第一股 的兰亭集势自上市以来却连续亏损,甚至一度陷入退市危机。当对比前几个季度兰亭集势动辄500%到800%的巨额净利润亏损,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次扭亏为盈,究竟只是机缘巧合下的昙花一现,还是多年蛰伏之后的柳暗花明?
对于这个问题,在《电商之家》看来,要想知道此次盈利是否存在后劲不足的情况,首先需要了解的便是本季度兰亭集势是如何实现盈利的。同样,要想知道其如何实现盈利,也要先知道其此前为何亏损。那么,我们便从它的高光时刻看起。
成立于2007年的兰亭集势,依靠着长尾式采购以及 互联网玩法+巨型流量池 模式,截止2010年便取得50倍的销售增长。之后其一路高歌猛进,直至2013年顶着 中国外贸电商第一股 的光环登录美国纽交所上市。
彼时的兰亭人,似乎个个都怀揣着 当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的美好理想。然而梦还没醒,多家美国律师所集体指控兰亭集势上市信息存在实质性错误及误导的诉讼却让其股价出现了暴跌,市值瞬间蒸发一半。同时,其收入放缓、支出增加、亏损不断扩大,此前在公司高速发展之下隐没于沙的隐疾也一一暴露。
过于理想化的长尾式采购模式,在帮助兰亭集势将尾部产品聚沙成塔的同时,也奠定了平台只能售卖低毛利率产品的定位,对其新增高端电子产品等其他品类造成了很大限制;同时,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这些尾部商品信息,平台还需要付出极高的运营成本。
在此种运营模式之下,兰亭集势似乎真的成为了兰亭 集市 ,更不要谈如何建立行业壁垒了。面对阿里巴巴等更多竞争对手的入局,其也只能眼睁睁看着速卖通等平台迅速崛起而无可奈何。
同时,因为公司财务危机和经营管理,以及其对供应商极其严格甚至粗暴的管理模式,更是打破了兰亭集势与供应商之间一直以来的默契关系。
在内忧外患之下,兰亭集势在去年年末做了一个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决定 收购ezbuy。
ezbuy作为一家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与兰亭集势有着相似的经历及转型困局。其通过淘宝下单再转卖给海外用户的代购模式更是一度引起阿里封杀。
当兰亭集势与ezbuy这对难兄难弟凑到一起时,谁也不会觉得会有所谓 负负得正 的情况出现。至于彼时官方宣称的双方就现有业务将产生更大协同作用的长期战略,也只被广大群众当做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然而从兰亭集势2018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亏损589.38%到2019年前两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亏损79.68%及盈利23.6%,让人不禁感到惊奇。难道传说中的协同效应开始起作用了?
事实上,从收购ezbuy起,兰亭集势便开始调整战略,砍掉大部分低毛利甚至亏损的商品,将经营重点转移到具有较高毛利率的类别中,并迅速整合,接入ezbuy在这些品类下的高质量供应商,供应链得到极大优化。同时,平台还投入资金,对产品推荐算法进行优化,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毛利率。
由此可见,兰亭集势自18年底便在尽力解决自身亏损原因,而从其之后的几个季度财报来看,以提高毛利率产品销售为主,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平台也逐步实现了收缩亏损比例,并最终实现盈利。
而兰亭集势作为一家低价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尽管秉着壮士断腕的勇气实现了毛利率的提升,但客户复购率以及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依旧是未来其利润能否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类比一下国内电商新贵拼多多,以低价补贴迅速占领下沉市场,随之而来的也是假货泛滥等负面新闻,当国内消费者想要网购数码电子等贵重产品之时,大部分人首选平台依旧还是天猫或者京东。而拼多多想要从中突围,也只能逐步建立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
说回兰亭集势,其面临着与拼多多相似的困境,这也是为何其一度想要进军电子产品等高端领域时受挫的原因。所幸,兰亭在此方面也已经开始了努力。
兰亭集势正通过提升用户初次消费的购物体验,来增加新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并通过加大对海外社群的运营和管理,来建立平台与用户间的长期信任机制,推动用户复购率的提高。而其产品结构的优化、供应链的整合又同时成为了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信任的重要依仗。
兰亭集势使出浑身解数,完成了毛利率的大幅提高,而平台与用户间信任机制的铸造,则帮助其为未来品牌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历了连年亏损至暗时刻的兰亭集势,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