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发力医药近日,京东旗下的O2O生活服务平台京东到家宣布,平台医药健康业务在2018年迎来了高速增长。仅2018年12月,平台健康业务GMV较2017年1月增长660%,订单量增长540%。截至
巨头发力医药
近日,京东旗下的O2O生活服务平台京东到家宣布,平台医药健康业务在2018年迎来了高速增长。仅2018年12月,平台健康业务GMV较2017年1月增长660%,订单量增长540%。截至目前,京东到家医药健康频道已经和全国90%以上的头部连锁医药商家达成了战略合作。
此外,京东到家医药健康频道的合作商家也高达400余家,线上药店超过2万家,平台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国内63个城市。京东到家方面还透露,医药健康线上消费人群主要为一二线城市中25-35岁追求健康、高品质生活的都市年轻人群。
在回顾2018年成绩的同时,京东到家对2019年的发展计划也做出了详尽的阐述。据《》了解,医药健康业务是京东到家2019年重点发力的品类,京东到家还提出了 深度赋能、深拓渠道、深耕商品 三大战略,以保持其强劲增长势头,未来实现商家会员总GMV将占到医药总GMV的1/2的目标。
另外,京东到家今年将会打通线上线下会员的壁垒,实现与权益的全面对接。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消费者可以同时享受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的会员服务,线上下单也能享受线下药店的会员价格和。目前,京东到家已经实现了与大参林、一心堂等26家连锁药店全方位会员打通。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京东到家宣布消息的不久前,旗下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也宣布,与武汉天济大药房深度合作,在当地正式上线7 X 24小时急送药服务。据悉,武汉也成为了继北京、广州、深圳和杭州之后的第五个医药新标准化服务城市。
据《电商之家》了解,即日起,武汉市民只需打开手机淘宝或饿了么app,搜索关键词 急用药 、药品名称或相关症状,可找到附近药房。部分大药房在饿了么蜂鸟配送的支持下,武汉用户可享受 7 X 24小时、白天(9:00-20:59)30分钟送达,夜间(21:00-次日8:59)1小时送达 的服务。
对此,阿里健康O2O业务负责人介绍, 夜间送药服务需求一直存在,只是比较分散,线下药店24小时也很难覆盖成本。通过互联网多平台流量汇聚分散需求,可以让夜间药店订单量覆盖夜间运营成本。
事实上,早在2016年,阿里健康就已经联合甘肃德生堂、江苏百佳惠苏禾等超过60家连锁药店,共同成立 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 进一步探索医药电商的多种可能性。而据阿里健康此前透露的信息显示,目前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合作的连锁药店已达200家,全国覆盖超过100个城市。
企业亦不甘人后
据商务部此前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七大类药品销售总额突破20000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我国医药电商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2012年医药电商销售规模仅133亿元,这一数字到2017年就已高达1211亿元。
今年1月,一份标示为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请就《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送审稿)》(下称 送审稿 )在网上流传。该 送审稿 对网络售药方面作出了各项要求,尤其对网售处方药方面显示出 允许 的态度。
《管理办法(送审稿)》中的第八条明确规定,药品零售企业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的,应当具备处方药销售信息与医疗信息机构电子处方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共享的条件,确保处方来源真实、可靠,并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处方调剂审核,对已购买处方药的处方进行电子标记;另外有专门特殊管理要求的药品(如麻醉、精神类等)不得网售。
而一旦网售处方药政策打开,处方外流市场规模或将直接超过千亿元,这对医药企业以及各方资本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力。这也难怪,连物流业的 一哥 也不甘寂寞,亲自下场与各大电商平台短兵相接。
今年2月,顺丰与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医药物流冷链配送、仓储管理、物流增值服务等相关领域开展长期战略合作。
按照双方签订的协议约定,吉林通化国际内陆港务为顺丰集团提供1500平方米的仓库和办公用房,目前医药仓库内监控设施和相对应的配套设置已安装完毕;同时,顺丰集团提供的4辆医药冷链配送车以及配套的运营工具也已到位,预计在2周内可正式运营。
事实上,早在去年6月,顺丰就首次向外界公布了 顺丰医药供应链 方案+ 和 顺丰医院 方案+ 解决方案 等一系列战略布局。显然,顺丰是打算通过自身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结合成熟的现代化运输管理系统,搭建起医药物流的可视化平台,进一步促进医药零售的发展。
顺丰医药事业部负责人马建聪彼时还表示,随着 两票制 、 医药分离 等政策的落地,医药流通模式也逐渐转变,顺丰医药趋向于资源网络化、运作标准化、质量体系化、过程可视化方向发展,为医药健康行业提供专业的端到端供应链服务。
据顺丰控股公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顺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909.43亿元,增幅27.60%。其中,新型业务板块增速明显,2018年顺丰新业务收入达171.8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5.93%,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8.90%。冷运及医药业务整体营收达42.4亿,同比增长84.8%,营收占比也上涨至4.67%。
据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统计,2017年医药物流直报企业共417家,其中常温库占25.7%、阴凉库占71.6%、冷库占2.7%。值得注意的是,专业运输车辆的数量仅为17714辆,其中冷藏车占14%,特殊药品专用车占2.4%。显然,与医药零售和电商布局相比而言,医药物流的整体发展较为滞后,而这也给了以顺丰为代表的物流企业们占领市场的大好机会。
而在2017年初,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就完成了《药品经营企业物流服务能力标准》和《涉药运输企业医药物流服务质量及能力评估标准》的起草和研讨修订。随着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落实,物流企业甚至可能与电商巨头们分庭抗礼,医药电商的争夺大战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