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超在业态调整中难免遇到阵痛。
传统商超在业态调整中难免遇到阵痛。北京商报记者在近日走访中发现,世纪联华超市目前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正处于货架大面积空置的状态,不过门店仍然经营。对此超市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出现集体断供类似境况很可能是超市经营需要做出改善的信号。世纪联华作为联华超市旗下大卖场业态,近年网点数和业绩都在下滑,在受电商冲击、成本高涨等因素影响下面临着很大的转型压力。
最后一店苦撑
实体零售业近两年的发展颇有冰火两重天的意味,一部分在新零售的刺激下万象争荣,另一部分则持续关店转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百联清城购物中心B1层的世纪联华超市内货架大面积空置,除生鲜区域还有少量蔬菜、水果仍在销售外,超市内快消日化、米面粮油等区域的货架上已经几乎没有商品,部分货架贴有 系统升级,无法销售 字样,十余个收银台只剩下一台仍在工作。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店内员工及消费者获悉,该超市处于这种状态已经至少几个月的时间,店内员工表示尚没有接到关于停业的具体通知。
大兴店已是世纪联华超市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世纪联华超市此前在北京尚有3家门店在营业,除大兴店外,双井店、昌平店都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货架空置后大约于2017年末结束营业,并由物美接手。 联华超市方面在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时并未表明世纪联华超市目前境遇的原因,只表示, 联华超市不会撤出北京市场,而且要寻找机会加快在北京发展 ,同时透露传统零售企业都在做调整,业态结构的调整是正常的战略举措。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世纪联华超市最后3家门店周边人流量并不小。其中,双井店直通双井地铁站,即使后期门店内货架大面积空置,也不乏消费者光顾,在仅剩的蔬果区挑挑拣拣。大兴店也是靠近地铁枢纽,周边多个居民小区,据一家在超市外租区售卖女装的商贩透露,尽管超市内的商品已经很少,但是一直都有消费者来来往往,该女装店在周末期间每天还都能卖出二三十件服装。昌平店则紧邻中国石油大学宿舍区,寒假刚结束,不少尚不知情的学生还在中午休息时前来购物。
部分货架空置
货架空置被视为供应商释放的 预警 信号,也是超市经营出现问题的直接反应。此前法宝超市、华普超市等也都先后经历货架空置、大范围断供后停业。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品牌供应商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据他了解,世纪联华超市目前处于策略收缩阶段,每个门店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直接关门了,也有的门店在进行店面升级。
北京超市供应企业协会会长姚文华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通常情况下超市出现货架大面积空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商超方面拖欠供应商货款,导致零供交易没办法良性循环;第二种情况是双方合同费用太高,即零售方收取的 进场费 超出供应商的承受能力;另外,如果超市周边同业态竞争激烈,超市本身却经营不善,在要货、结账等运作系统及相关人才资源等方面都跟不上时,也不得不停止要货,致使货架空置。
在姚文华看来,目前大部分供应商要进入实体超市销售产品所需支付的费用颇高,除了 前台返佣、后台返点 外,还要承担人工配送费、损货退货费、促销员费、新品费等,利润已经受到一定影响。销售好的话还能支撑,如果超市客流有限、经营不好的话,部分有实力的供应商必定要撤出,当供应商出现集体断供,超市货架大面积空置,则是超市运营已经步入十分危险的信号。
遇转型阵痛
世纪联华是联华超市旗下大卖场品牌,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刚进入北京市场时曾表示,将于三年内在京开设10家门店,而实际上世纪联华在京门店数的峰值仅为2006年的6家,并在进京15年后的今天仍未打开市场,反而仅剩这家空荡荡的大兴区孤店。
传统商超在业态调整时难免要经历 尴尬期 。曾在世纪联华超市双井店工作有十余年的员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她看到近几年的进店客流确实越来越少,不过超市的生意在 永辉撤出后明显变差 。据了解,此前,联华超市也曾引来永辉入股谋求转型升级,永辉曾派出管理队伍在其生鲜业务、门店运营、共享中台等方面进行调改,但由于后续合作没谈拢已经撤出股份。
永辉 赋能 未有明显收效,联华超市对旗下大卖场的转型则明显力不从心,发展重点放在了超市、便利店方面。据联华超市2017年中期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联华超市旗下的大型综合超市营业额同比下降7.1%,跌势最明显,超级市场、便利店业态的营业额同比下降4.4%、6.2%。网点布局方面,联华超市在2017年上半年共新开115家门店,其中新开了63家超级市场、50家便利店,而大型综合超市业态的新开门店数量仅有两家。
CIC灼识咨询执行董事王文华认为,由于受到电商冲击、日益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以及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和同质化压力,大卖场业态增速普遍放缓,也面临着很大的转型压力,除了积极向三四线城市布局寻出路外,纷纷在加强现有门店的改造与升级。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大卖场业态的转型收效难以一蹴而就,巨头或许能在新零售赋能下,经历转型阵痛后更好地生存下来,也一定会有一些品牌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难以挽回关店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