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谋求规模化的扩张战略之下,风险也不可忽视。
2018年2月11日消息,便利店业态已然站在风口上,以全时、便利蜂等为代表的便利店品牌持续加速在北京乃至全国的战略布局。然而急于谋求规模化的扩张战略之下,风险也不可忽视。
2月8日,新型便利店品牌便利蜂宣布,其开业门店数在2月底将达到100家,同时便利蜂便利店将走出北京进军全国,在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门店会在春节后开业。
尽管便利蜂目前已经是在无人货架、便利店以及共享单车三大业务并行的状态,在便利店开店速度上却未曾放缓。自从2017年2月在北京中关村地区落地了首批5家便利店,截至目前,便利蜂在北京落地的门店数目已达70余家。而今谋求在北京之外的地区开店,很显然,便利蜂并不满足于做个区域性的便利店品牌,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制造影响力。
怀有全国扩张野心的,并不止便利蜂一家,还有在北京起步的便利店品牌全时。去年11月,全时宣布了 百城百万 发展计划,要在未来五年内在全国五大区实现落地100个城市、铺设100万个终端的战略目标,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连锁便利品牌。为此,今年以来全时开启疯狂开店的暴走模式,在刚刚过去的1个月时间内,其在华北区新开门店数已达到31家。
此外,今年2月9日,全时集团对外宣布,已完成对四川狗狗超市连锁有限公司(GOGO便利)的收购。狗狗超市作为成都本土的特许连锁服务企业,全时将之纳入麾下的意图也很明显,借助狗狗超市原有的门店规模,全时的 百城百万 发展计划有望在西南地区加速落地。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其去年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指出,便利店市场处于极度不饱和状态,全国性布局也尚未出现。而商务部今年1月发布的《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显示,去年全年便利店行业整体市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国便利店季度景气指数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型便利品牌纷纷谋求全国性扩张,一方面得益于便利店业态被看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至今全国性便利店市场尚未被垄断。此外,在新零售浪潮之下,便利店业态与互联网加速融合,也为便利店积极扩张带来推动力。
不过,随着便利店扩张规模不断扩大,除了要面临租金、人力等固定上的运营成本之外,便利店自身的获客能力以及运营成本也遭受考验。极力追求扩张带来的未必只有商机,还有潜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