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投诉,始终是社交电商难以彻底迈过去的坎。
2018年2月3日消息,在电商平台遭遇线上流量红利消退的环境下,社交电商却异军突起,借助高效的流量吸纳及转化逆流而上。然而,假货、投诉,却始终是社交电商难以彻底迈过去的坎。
2月1日,拼多多发布《2017拼多多消费者权益保护年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下架1070万件疑似侵权商品,全年拦截4000万条侵权链接。此外,平台上品牌方权利人投诉量为8.6万件。从量级上来看,显然假货横行仍是令拼多多十分头疼的问题。
拼多多在报告中指出,拼多多已经与400家国内外品牌进行联动,对全网在售的品牌商品进行 拉网式 排查,但对比起下线的侵权商品数量而言,假冒问题依然突出。这也暴露出目前拼多多面临的困境:即使把关再严,打假工作再完善,也难以阻挡售假商家大量涌入的洪流。
事实上,不只是拼多多,微商领域也成为假货泛滥的重灾区。阿里巴巴在今年1月发布的《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中指出,线下假货源头未根除,制售假分子在阿里巴巴的打击下,呈现跨国境尤其是向微商及其他各类平台流窜销售的特点。就报告所呈现的信息来看,网络售假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及流动性,在淘宝等平台日趋高压的打假政策下,以微商、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电商渠道,已经成为网络售假分子渗入侵蚀的新目标。
难以根除的假货问题,也不可避免将对电商平台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消费者报道》公布的2017年消费投诉榜显示,拼多多以152宗投诉高居第四,在投诉涉及的问题中,产品质量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目前,社交电商的用户规模及市场规模仍处在加速成长阶段。《2016移动社交电商用户消费行为报告》显示,移动社交电商用户流量分布集中度较高,63.1%的流量来自朋友圈分享,23.79%的流量来自于群聊,单聊占比12.71%。而浙商发展研究院去年11月发布的《2017共享社交电商行业白皮书》则显示,2016年,社交电商规模已经达到1380万户,估计2020年我国社交电商商户规模达2400万户,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未来五年行业有10倍以上拓展空间。
在如此大体量的市场面前,如何让社交电商免受假货问题所困,实现良性发展,仍有待更健全的政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