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独立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宣布已于今年9月实现结构性盈利,收入整体覆盖支出。作为一家独立跨境电商企业,洋码头实现结构性盈利意义非凡,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里程碑。
10月24日,独立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宣布已于今年9月实现结构性盈利,收入整体覆盖支出。作为一家独立跨境电商企业,洋码头实现结构性盈利意义非凡,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里程碑,甚至可以说是独立跨境电商平台的里程碑。
对于结构性盈利,公司CEO曾碧波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所谓结构性盈利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为了盈利人为地增加某方面的投入;且该盈利是指洋码头的电商平台,不涉及公司旗下此前已实现盈利的跨境物流品牌贝海国际,后者不排除独立IPO的可能性。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跨境电商市场的规模日益壮大,行业巨头崛起,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一众巨头混战的市场里,作为独立型的跨境电商企业洋码头能够突围而出,率先实现结构性盈利,背后的成功之道令人好奇。
据悉,和其他跨境电商巨头如天猫国际、网易考拉海购B2C的运作模式不同,洋码头是行业内较为少见的C2C买手制,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货源分散而且多元化。而此次洋码头能够实现结构性盈利,也与它的C2C模式有关,洋码头主要依靠向商家交易进行不同比例的抽成实现营收,平台本身不控货,模式相对很轻,相应的毛利率也高于自营型跨境平台。
除此之外,在行业里巨头逐渐崛起后,洋码头避其锋芒,“砍掉”了母婴、保健品等标品类目不与巨头争食,而转向突出自身非标品和海外潮流货的特色,最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实际上,在实现结构性盈利的道路上,洋码头经历了一番精打细算的过程,有一整套的“开源节流”方案。在开源方面,洋码头提高了对入驻商家的收费标准,从原来收取交易额3%(平均)的服务费,提升到收取6%;节流方面,则体现在洋码头减少投入,提升各方效率方面。首先是人员投入稳定。基于无库存、不备货的 “轻”模式优势,洋码头不需要增加更多运营人员、更多库存和交易额以获得更大体量,只需要通过优化中泰数据体系帮助决策,来优化流量分发,让人效翻倍。
另外,在吸取了前两年“黑五”期间浪费营销费的教训后,今年洋码头就精简并优化了营销投放的渠道。
洋码头的盈利属于第一家整体收入能够覆盖支出的跨境电商平台,对跨境电商行业来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而对于未来的计划,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表示,洋码头下一步的重点战略方向将放在平台效率和用户体验上,通过供应链整合、买手商家赋能以及售后服务等三方面的再升级,同时启动城市下沉战略,加速渗透二三线城市,以更好地服务更多的国内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