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电商急需一场革命,让刷单永远消失
10-23
82

为了展示一个好的账面成绩,商家刷单已经成为业界默认的惯用手法,大家都心照不宣,销量多的产品可以排在前面,进而产生更高的销量,而销量不好的就会沉在下面,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刷单,我想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并且与我们息息相关,在去年的315晚会上,淘宝、大众点评、美丽说就被央视点名存在刷单情况,其他电商平台对于商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损害平台利益,还能从商家那里获得更高的分成,何乐而不为?

为了展示一个好的账面成绩,商家刷单已经成为业界默认的惯用手法,大家都心照不宣,销量多的产品可以排在前面,进而产生更高的销量,而销量不好的就会沉在下面,形成恶性循环。与此同时,大多数人都是奔着成交量以及好评去的,这是两个比较可信的指标,好的成交量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行消费。

这就是为何越来越多的商家、平台宁愿忍受“千夫所指”也要冒险刷单。每逢年度418、618以及双十一等重大节日,大家就会看到各种品牌的产品成交量蹭蹭蹭的往上升,很明显是内部员工的“自导自演”,正是为了获得战绩虚荣。去年双十一小米、三星等手机品牌存在刷单情况,在最后几分钟砸下重金实现了华丽的“弯道超车”,然后公关、水军大肆渲染自己的产品是多么的牛叉。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下国内“自产自销”做的最好的莫过于格力的董阿姨,其吹起牛逼来连雷布斯都害怕,手机卖不出去就强制供应商购买,然后抵消货款,逢人必说格力手机是多么的牛叉,吊打小米,秒杀苹果,是全球最好的智能手机,虽然说相声不行,但是气场绝对甩老罗几条街。

除了这种“自产自销”的刷单模式,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就是雇佣水军来刷好评,这种职业在自媒体平台以及电商平台比较常见,以诋毁对手抬高自己为己任,比较常见的是淘宝、天猫、京东、美团,当然诸如亚马逊、1号店、唯品会等电商平台或多或少也会有;另外还有一批水军活跃于各大自媒体平台,微博、今日头条等比较常见,其目的同样是为了将流量转化为销量,看起来殊途同归,但是这种方式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交量。

近日一篇文章火遍朋友圈,题为《哭了!百雀羚3000万+阅读转化不到0.00008》,开始在公关、新媒体和营销圈传播,并在几个小时后达到10万+。

再次让所有人回归理性,什么才是推动产品成交量的根本?是营销、商品还是渠道,恐怕一时半会很难弄明白,百雀羚3000万+的十万分之八阅读转化率远低于2-3%的行业平均水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水分可想而知,并没有针对用户的痛点进行产品以及服务上的升级,而是通过漂亮的数据来迷惑大众。

在虎嗅上有篇文章叫做《20万司机刷单?刷单会成为压死Uber的最后一根稻草吗?》,20万司机刷单,40%的数据涉嫌造假,最终Uber中国水土不服黯然退出,可以说刷单能够成就你,同样能够摧毁你。

为了用户,为了更易受到资本青睐,刷单、刷好评、刷流量这种整体泡沫期的集体行为尚可理解,但是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笔者之前在淘宝上买过一件手镯,但是买回来之后发现质地非常的差,与渲染图相差甚远,于是在产品下面进行了负面评论,不料商家找到我请求我删除评论,同时进行五星好评,然后给予我50元的补偿。遇到这种情况部分人选择息事宁人,还有的人会选择退货,但是商家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危害到了市场规则。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迫切需要一个健全的市场环境来确保广大用户的消费安全,美团、ofo、摩拜、京东内部的贪腐情况暴露了行业长期积累的劣习,造成了不存在的泡沫和虚假繁荣,为刷单行为创造了有力条件,我们唯有针对过往刷单历史开诚布公,并且严加约束平台以及商家的不法操作,才能塑造一个相对干净的市场环境。

电商行业需要改变,需要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改革之路,新零售的诞生并没有改变行业乱象,唯有通过更加严格的平台管理机制以及法律规范才能最大程度的改变这种现状。

另外,这种行为应该与信用评分考核进行挂钩,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存在数据造假行为都应该纳入信用分数,一旦发现必用重典。

当然刷单行为也离不开道德的约束,只有每个人从内心深处抵触这种行为,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信息透明化、行业公正化、市场规范化。

希望在不久之后能够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不以成交量和好评来引导用户消费,而是其他更加公平的变量来引导大家,尽管还是会有人以其他方式浑水摸鱼,但是我们始终相信整个商业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的将是下一个风口,一个依托于更加人性化、更加智慧的技术或者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