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共享单车,或许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摩拜,毕竟早在2017年4月,摩拜就已经完成日订单量超2000万的壮举,成为当时仅次于淘宝的国内第二大互联网服务平台。但现在,共享单车江湖
提到共享单车,或许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摩拜,毕竟早在2017年4月,摩拜就已经完成日订单量超2000万的壮举,成为当时仅次于淘宝的国内第二大互联网服务平台。但现在,共享单车江湖早已不是摩拜一家独大,而且 带头大哥 之位已然易主。
那么当下谁才是共享单车行业当之无愧的 一哥 ?那便是上线不到三年的青桔。在ofo、摩拜、哈啰这些行业先行者面前,青桔是妥妥的 小弟 ,但就是这个后来者,用不到三年时间完成了华丽的逆袭。
根据易观近日发布的《2020中国共享两轮车市场专题报告》,2020年10月,青桔单车月度活跃用户规模高达3491.6万,占据共享两轮车行业小程序端用户规模榜首。同时,各平台服务用户满意度逐步拉开,青桔用户满意度领先。
这很好理解,只有让用户满意,有了好口碑之后,才能一传十十传百,进而拥有更多的用户,而一个能够让更多人体验和使用的共享单车品牌,也自然能够提供让用户满意的服务。
共享单车的规模效应十分明显,在各个城市拥有更多的配额,自然能够更好的拉新。简言之,需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共享单车的身影。这一点,或许能够很好的解释青桔单车为何能够拥有高居榜单的用户量。
上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全国实施动态配额管理制度城市中,青桔单车在60%的城市获得第一名。作为对比,美团单车与哈啰单车获得第一名数据占比为27%与13%。
青桔的配额优势显而易见,这来源于青桔问世以来对于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在11月初的青桔开放日活动中,青桔单车齐刷刷展示了自创立以来持续迭代的12款车型。
上线不过2年多,青桔单车已有十多款持续迭代的车型问世,青桔在技术升级方面的动作频频由此可见一斑。
相比于让人眼花缭乱的车型, 5G NB-IoT技术运用 、 90 规范停车 、 北斗高精度分体锁 等共享单车最新技术或许才是青桔真正的杀手锏。
尤其是今年8月,青桔首次向外界展示的用于城市车辆管理的 青桔智控中心 ,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先进技术于一身,是为两轮车城市运营打造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系统。
这一系统能够解决共享单车运营管理方面的不少弊端,包括停放秩序、定位技术等。一方面,让运营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作为一款出行服务产品,二者缺一不可。
当然,青桔的突围离不开滴滴的支撑,相比于 半路出家 的美团,滴滴持续深耕出行领域,做共享单车无疑更加得心应手。
在出行领域,滴滴的业务线包含了快车、专车、拼车、出租车、顺风车、货运、代驾、自动驾驶等一系列服务,作为两轮车的代表之一,青桔单车是滴滴补全自身出行体系的重要一环,滴滴自然会大力发展青桔业务,这让青桔单车的发展有了坚实后盾。
青桔单车也将成为滴滴实现 0188 计划中那个 小目标 的重要引擎。 0188 计划要求滴滴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在滴滴的规划中,主战场四轮车承担其中5000万单,新战场两轮车和国际化分别为4000万和1000余万单。
很显然,在新战场助力下,滴滴正在离 小目标 越来越近。今年10月23日,青桔单车全天总订单量已达到2300万。时间又过去一个月,相信青桔单车的日订单量已经达到一个新高度。
目前,技术属性加持的青桔单车,正背靠滴滴这棵大树一路势如破竹,但摩拜背后的美团和哈啰背后的阿里,不会熟视无睹,未来行业格局如何仍有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