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消息,《电商之家》注意到,最近,有关 滴滴美团在上海领天价罚单,拒不整改将被下架 的话题引发业界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了解,在过去的7月间,上海网约车相关执
8月19日消息,《电商之家》注意到,最近,有关 滴滴美团在上海领天价罚单,拒不整改将被下架 的话题引发业界关注,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据了解,在过去的7月间,上海网约车相关执法部门已向滴滴和美团分别开出累计550万元和147万元的罚单。
上海交通执法部门在最新发布的通报中表示,针对各大网约车平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且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提请通信管理部门,根据执法检查情况依法依规处置,直至作出暂停发布、下架App或停止互联网服务、6个月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处置等处罚。
据《电商之家》了解,让上海交通执法部门如此 大动肝火 ,并反复对各大网约车平台施予严惩的原因,主要是这些网约车平台无视上海市政府于2016年《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其中要求在上海市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的驾驶员必须要拥有本市户籍,所从事网约车经营服务的车辆也需在本市注册登记(即 沪人沪牌 ),持续给不合规的网约车派单。
而关于上海市为网约车制定的 沪人沪牌 是否合理,也引发了争议。南方都市报便以此为话题发起了公众投票,结果显示,有多达70.5%网友认为 沪人沪牌 有待商榷。而对该政策表示 大力支持 仅为不到三成。
有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网约车需要坚守的是安全底线,而利用户籍作为网约车司机的准入门槛,属于利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值得商榷,甚至可能会加剧本就突出的出行供需矛盾。
据《电商之家》了解,网约车平台若严格遵照 沪人沪牌 的规定,不仅平台司机数量将大打折扣,广大用户更面临无车可打的尴尬处境。
有数据显示,滴滴在上海的41万名司机中,仅不到1万名司机(3%)拥有上海市户口。而结合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交委近期披露的数据,全国每天网约车有2000万订单,按照一辆车平均搭载1.5人来测算,相当于网约车一天要解决近3000万人的出行,在上海,滴滴平台7月的日平均接单车辆数就在54000辆左右。
《电商之家》注意到,为鼓励发展类似网约车这样的平台经济新业态,本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在解读政策时表示, 指导督促地方全面评估网约车政策的落实情况,指导各地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
事实上,在网约车供需严重不足的现实困境下,目前已有不少城市的网约车政策出现了松动,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此前,和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一样,大庆市的网约车司机在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后,才能合法合规地开网约车,即所谓的 双证齐全 。而今年6月,大庆市修改了网约车行业相关规定,最显著的变化是暂停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改为备案制管理。
有专家认为,地方在制定网约车准入标准时,主要是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对于上海市关于网约车驾驶员的户籍要求,考虑到行业里上海本地户口的从业人员本来也不算多,或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蔡团结此前也指出,部分城市网约车准入条件过高,准入条件不科学,需要进一步优化网约车准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