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消息,福建省网约车规范化管理现场推进会昨日在厦门召开。会上,《厦门市网约车运营服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据悉,《标准》包括运营条件、服务规范
7月19日消息,福建省网约车规范化管理现场推进会昨日在厦门召开。会上,《厦门市网约车运营服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发布实施。
据悉,《标准》包括运营条件、服务规范、运营管理、信息安全、安全与应急、监督管理等六个部分。此次发布实施的是其中的第一部分运营条件,不仅对网约车平台、车辆、驾驶员、定价等要素都进行明确的界定,还对职业培训、服务质量考核等也进行了规范。
举例来说,在定价方面,企业可自主定价,但价格变动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且需要提前5天向主管部门报备和公示。准入方面,有关部门会定期对在岗驾驶员进行再审查再筛选。据介绍,截至目前,厦门已许可神州、首汽、滴滴、掌上行、元翔、曹操等6家网约车平台企业,共有近2.1万辆网约车和5.1万多名驾驶员。
此外,厦门还首创网约车推出机制,对车辆在特定周期内完成的订单数进行考核。不达标的车辆,运营证将被主管部门注销。与此同时,网约车平台法人及线下管理公司法人和管理人员还需层层签订承诺书,分层分级全部纳入信用管理,细化20种失信行为和3级惩戒标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将受到信用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