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消息,Uber于日前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价格为42美元,随后一路震荡,最终以41.57美元每股收盘。截至收盘时为止,市值697.11 亿美元。作为炙手可热的 超级独角兽 ,投资界一
5月14日消息,Uber于日前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价格为42美元,随后一路震荡,最终以41.57美元每股收盘。截至收盘时为止,市值697.11 亿美元。
作为炙手可热的 超级独角兽 ,投资界一直热切盼望着Uber的上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曾表示,Uber的IPO估值可能高达1200亿美元。但是,Uber的上市并没有预想中的那样风光无限。
尽管Uber主动下调估值,将IPO发行价最终定于45美元/股,位于此前划定区间的低位。但是697.11 亿美元的市值,不仅低于Uber的保守估值755亿美元,甚至低于Uber去年在一级市场融资时760亿美元的估值。
流血上市,开盘既破发。按照开盘价计算,Uber的市值已经瞬间蒸发了100多亿美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Uber自2009年成立以来,盈利模式至今是模糊的,且亏损是公司的常态。据Uber公布的招股书显示,2016-2018年,该公司共亏损34.06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Uber营收30亿美元,净亏损约在10亿-11亿美元。
第二,市场除了担忧Uber的盈利能力,lyft糟糕的股价引发了公共投资者对高估值、高亏损独角兽的质疑,也为Uber本就坎坷前路蒙上了一层阴影。今年3月,Uber主要的竞争对手Lyft 在纳斯达克高调上市,但其股价开盘暴涨后随即迎来超过20%的暴跌。
第三,在Uber上市前夕,Uber司机举行的全球罢工抗议活动,引起人们对Uber商业模式的质疑。据《电商之家》了解,Uber核心的商业模式是 共享出行 ,将司机定性为独立承包商而非员工,因此无需向成千上万的司机支付某些税费、福利、加班费或最低工资,而司机举行罢工活动的诉求是获得员工待遇。
同时Uber在招股书中披露,约6万名司机正在或计划起诉Uber。如果司机胜诉,Uber可能会迫于法律,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从而造成司机成本的大幅度提升。
因此,尽管已经实现了上市的目的,Uber的发展仍面临重重挑战,尤其是盈利的需求将更为迫切。但是对Uber来讲,短期内要实现盈利,其还面临以下困境。
第一,为了争取盈利,提高乘车费用将是未来的趋势。但是,此前由于Uber与Lyft的补贴大战导致乘车价格偏低,一旦提升乘车费用,任何用户都可以迅速对比两者的乘车价格,然后选择价格较低的那个。因此,提高乘车费用必然面临用户流失的窘境。
第二,出行作为Uber的核心业务,司机成本一直高企不下。据Uber称,从2015年到2018年底,司机的工资总支出为782亿美元。如果能省下部分司机费用,未来实现长期盈利也是有可能的。但是若降低司机的薪资,恐会进一步恶化司机与平台的关系,造成司机的大量外逃。这样一来,Uber的出行业务将难以为继,该影响是毁灭性的。
因此,如何更好地降低高昂的司机成本,成了网约车行业盈利的关键。而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该项成本。
但是研发无人驾驶技术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成本。据悉,Uber2016年-2018年投入的35亿美元研发中,无人驾驶占三分之一。更糟糕的是,2018年,Uber在进行无人驾驶技术测试时致一名女士死亡,由此暂停无人驾驶的路测。因此,无人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用仍遥遥无期。
所以上市不是终点,在通过大量资本投入达到快速扩张目的后,Uber应该从整体上做更全面的决策,思考如何解决目前持续亏损的困境,如此才能让投资者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