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O2O平台再度遇冷 没钱没人如何过冬
10-23
1409

即便时下正属夏日炎炎之际,但O2O平台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到家类O2O平台河狸家、功夫熊皆被曝出经营不善的消息,在资本浪潮褪去后到家类O2O平台如何度过危机?

在上门服务兴起

即便时下正属夏日炎炎之际,但O2O平台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到家类O2O平台河狸家、功夫熊皆被曝出经营不善的消息,在资本浪潮褪去后到家类O2O平台如何度过危机?

在上门服务兴起时,河狸家、功夫熊皆入局O2O市场也曾受到市场的欢迎。可就目前而言,两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功夫熊是以上门推拿为主要服务的O2O平台,不过目前功夫熊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已经瘫痪,消费者无法在平台注册、下单。从功夫熊官方微信得到三个联系电话中,两个北京地区的号码一致无人接听,只有上海业务的工作人员在接听电话后称,平台在北京的业务已经暂停,业务的恢复时间还不能确定。

有功夫熊离职员工透露道,订单少,盈利难,功夫熊对资本的吸引力不再,融资受阻,功夫熊关闭平台业务也在意料之中。

同时,河狸家情况要比功夫熊好很多,可从其的经营模式中还是能看潜藏的危机。据了解,美业O2O平台河狸家在高达20%的订单抽成以及手艺人分级抽成的营利模式下,正面临服务门槛降低、服务品质受损以及部分手艺人离职的尴尬。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初河狸家有超1.3万名手艺人。看似人数很多,实际上水分很大。河狸家为了管理数量庞大的手艺人而开始实行“家族管理制”。“家族”中的领导者由资深手艺人担任,并被称为“族长”。族长下面还设立多层级管理人员,各自分管部分手艺人。此外,河狸家从手艺人订单中抽取的款项,也会分割出一部分交给家族的管理者。这意味着,管理人员旗下的手艺人越多,管理人员就能得到更多收入。因此,管理人员为了增加收入,在招聘手艺人时会出现“降门槛”、“放水”的情况,即使应聘者的经验、手艺欠佳,家族管理人员也会录用她们,以获得更多订单分成收入。

高昂的订单抽成带来的是手艺人的流失,分级管理接受不合格的“手艺人”带来的是糟糕的用户体验,长期以往,河狸家难说会不会变成下一个功夫熊。

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表明2016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形成了到家、到店两大模式,并且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接近7000亿。预计2017年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规模为9780亿元,接近1万亿大关。

如此有利可图市场,为何这些平台如此难熬?一方面,O2O创业中,服务业占据较高比重,服务业的规范性却难以把控。另外一方面,随着投资风口变化,资本对O2O模式不再热衷,加速了上门服务的洗牌进度。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平台对细节的把控,往往是对外提出“概念”,吸引资本,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缺少细节只有概念的平台难以落实,最终落得一个资本抛弃,盈利困难的尴尬局面。以用户体验为起点,严控服务输入,做好服务输出,以完善的售后反馈为终点才是到家类O2O平台保证行业繁荣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