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它将在众多领域掀起变革的巨浪。但我们要冷静的看到,大数据的核心在于为客户挖掘数据中蕴藏的价值,而不是软硬件的堆砌。因此,针对不同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商业模式研究将是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北京时间8月31日下午,百度 The Big Talk 第三期活动在北京798举行。本期活动主题《大数据开启大未来》,演讲嘉宾MIT人类动力实验室主任、可穿戴设备先驱、世界经济论坛大数据发展报告与个人数据报告的共同发起人阿莱克斯 彭特兰(Alex Pentland)。在现场,阿莱克斯 彭特兰做了有关 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收集 的一系列演讲,并与中国专家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百度 The Big Talk自2014年6月起办,该演讲与论坛的总主题是向公众传导 技术改变世界 的理念,并且营造关注创新、鼓励创造的氛围。
论坛上一个观点让彭特兰教授的一个观点让北辰印象深刻,那就是大数据揭示社交规律可预测未来。
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 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 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不过,大约从2009年开始, 大数据 才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而数据又并非单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
而时至今日,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它将在众多领域掀起变革的巨浪。但我们要冷静的看到,大数据的核心在于为客户挖掘数据中蕴藏的价值,而不是软硬件的堆砌。因此,针对不同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商业模式研究将是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而已,没有必要神话它或对它保持敬畏之心,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阿莱克斯-彭特兰(Alex Pentland)在MIT校区范围内追踪了60多个家庭的社交活动状况。在获得这些家庭成员授权的前提下,彭特兰将传感器和专用软件安装在这些家庭成员所使用的智能手机上,跟踪记录他们的移动位置、社交圈、情绪、健康状况、通话习惯和消费行为。根据收集到的用户大量隐私细节数据进行分析,彭兰特发现这些行为方式可能会揭示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在家里、办公地点和游戏时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通过上述实验和其他通过手机进行的研究项目,彭特兰发现有些决定人们社交行为习惯的 影响因子 ,并进一步揭示出很可能是这些 影响因子 改变着周围其他人的想法。
基于这些数据,科学家能够以超出常人想象的精准度预测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用户所处的具体位置。然而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手机生产商的广泛应用。基于用户在手机上保存的好友信息,手机生产商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哪些用户更容易叛逃至其他电信运营商那里。
研究显示,通过用户手机收集到的数据能够发现用户患有神经性疾病的细微症状,预测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走势以及绘制出政治观点的传播速度图谱。在比利时,研究人员发现手机数据能够揭示出文化派系纷争,而这一文化纷争正在该国引发历史政治危机。
而在最近一次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尽管研究人员还无法根据追踪学生手机得到的数据知道两个人谈话的具体内容,但MIT的科学家却能够推断出这两个人当时正在谈论政治话题。通过分析用户的移动方式和手机交流模式,研究人员还可以察觉到学生的感冒症状,而当时学生本人尚未注意到自己已经感冒了。
身为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主任彭特兰博士表示: 手机可以察觉到这些信息。人们也能够居高临下地看到上帝眼中的人类活动。 彭特兰一直在帮助指导这项研究。
截至目前,这些研究还只是仅仅触及到了人类复杂性的表面。研究人员正在针对手机信息对于改善公众健康、完善城市规划和促进市场营销所起的作用进行深入地探索。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指出他们的发现能够暗示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而这又会给 隐私 一词的概念带来新的挑战。
目前,全球几乎有四分之三的人都随身携带无线手机设备。这一现象能够生成用于揭示我们进入社交圈方式的庞大商用数据库。这些方式又能够让研究人员跳过个体差异性而总结出人们存在的行为共性。
在对1600多万个手机通话日期、时间和位置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发现,人们的移动很明显遵循一套数学模式。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如果能够获得某人足够多的过去移动轨迹信息,他们就能够预测出此人未来所处的位置,精确性可以达到93.6%。
喜欢较劲的分割线
作者:易北辰 ,小易科技创始人、独立咨询师、专栏作家、科技自媒体。
还原互联网事件幕后真相!解读互联网江湖的快意恩仇!
关注微信公众号: 易北辰 ,加入最发烧的科技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