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生代”的时代,虽然一部电影能不能成功,不会有范式化的程序,但从破碎中是能总结出一些标准化的玩法的,这里就提炼出五个关键词——用户经营、IP定制、O2O融合、势能逻辑、多屏联动,可能是未来“网生代”电影的标配。
最近, 网生代 这个概念很热,何为 网生代 呢?顾名思义,就是由互联网经济开启的一个新时代。互联网的思维和基因,正在改造任何一个传统产业,这也是传统产业当下的 焦虑症 的原因。因为这是规则的改变,是整个行业的选择,规避不开。不管你是成功的大佬,还是卑微的职员,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波及到。
何为 网生代 ?
其实, 网生代 与互联网思维很相似,只不过是一因一果。最早这个概念来源于著名漫画人贝贝龙出品的第一本漫画书《网生代》,喻为网络生存的一代人,放在当下就是网络上生存的一代企业。最近风生水起的缘由,是电影产业正上演这样的 朝代更迭 。著名影评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学术活动部主任王旭东提出了 网生代 ,语境则是乐视影业拍的《小时代》三集系列电影票房总计超13亿元,创造了中国系列电影票房新纪录。
这是 网生代 电影的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更应该在意的是,这个时代,到底谁说了算?
过去,传统电影产业的大佬们跳出来,担忧以后要给互联网企业打工了。这个观点,以往多数人意味是危言耸听,电影这种有文化底蕴的商品,互联网这些浮躁的概念,充其量也就是个工具或渠道而已,就像之前讨论的互联网金融一样,增加了一个售卖渠道,并未改变金融生意的本质。但现在放在 网生代 的坐标下看,这个观点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来自于互联网圈的野蛮人们,要重构电影产业的所有环节。
谈到这种现象,《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吴声的观点是,网生代是所有人的小时代。在混交的时代,说谁抢了谁的饭碗,这是一个错误逻辑。应该关注增量的连接红利,而不是在存量里纠结。但 网生代 之于传统产业,影响是不同的,互联网金融一开始是BAT们摇旗呐喊,最终还是金融派们唱主角;但电影可能就不同,拿乐视玩的一套来看,传统的东西成了配角,互联网不是简单的帮手,而是主角。
有人说,2014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 网生代 元年,也就是说基于互联网基因的电影品牌们开始蠢蠢欲动,这个 定义 的概念,跟以往中国电影的历史划分不同。一直讲 第五代 、 第六代 ,多是从导演的风格来界定,前面是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的代表人物,后者则代表新的派别,改变的是电影的形式和艺术的理解,比如打碎故事的叙述性,割裂剧情的连贯性......
网生代 这么看,是一个断代史,是用另外一个维度来重新定义电影,而不再是以 导演 来本位主义来界定,尤其是颠覆了过去电影产业的IP、生产、创意、营销、发行、衍生服务等整条链上的运营方法、模式。所以这是颠覆,是有机会取而代之的游戏。不是在某个环节上的更迭。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
五种玩法是标配
前面也提到过,既然 网生代 是要把过去的围墙拆掉,把墙里的人赶出去,那么就要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和运作理念。《小时代》和《老男孩》、《后会无期》等的成功只是抛出了一个话题。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到底应该怎么做?你才能赶得上 网生代 的节奏。其实很多在电影圈里人都在思考,会不会有一套公式,比着葫芦画瓢,就能得出一个算是符合时代特征的结论。往影视业的上下游延伸,这已是现象级的话题,但要成功,可能不是喊个口号那么简单。
在 网生代 的时代,虽然一部电影能不能成功,不会有范式化的程序,但从破碎中是能总结出一些标准化的玩法的,这里就提炼出五个关键词 用户经营、IP定制、O2O融合、势能逻辑、多屏联动,可能是未来 网生代 电影的标配。
一是用户经营,和粉丝经营一个道理,拍一个电影,要在用户层面动脑筋,影片本身都是作料和素材,这就要求影片有一个符合时代特征和口味的调性,一部好的电影就是经营好某种调性匹配的人群,建立一个社群,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在各个环节上与用户建立连接的关系,形成社群,并放到自己的 碗 里,给予专属和特权。最终把这种用户和注意力转化为票房、收益。
二是IP定制化,电影来自于IP,又不能囿于IP的限制,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文化、艺术都是被高度溶解的,将有形的东西转化为无形,要有网民的群众基础,要建立认同度,同时也要允许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小时代》三部狂卷13亿票房,吐槽者众多,华服、奢靡、毁三观的调性;
三是O2O融合,过去的电影营销是干瘪、单一的,网生代的电影要多维度、线上线下融合,更立体化和饱满,每一次互动都是积聚力量和与用户连接的过程,是票房的放大器。
四是势能逻辑,势能是一个泛的概念,明星拥有势能,用户和流量的规模化平台也具有,互联网上的一种文化或情绪,也是势能的单元,要寻找这些拥有 势能 的元素,该做的就是引爆、转换,与影片强关联,将这种势能转化为收入,释放出来。郭敬明、韩寒的两部影片,俩人站台,相当卖力气,据说郭敬明从《小时代》开拍,前后发100多篇片场故事,明星前后数十场路演造势。
五则是多屏联动,这其实是收入多元化的前提,以前是一张荧幕屏,现在要覆盖多张,与用户的碎片化场景对接,每个屏上都有不同的收益模式,另外别低估用户的付费能力。
一句话,每部 网生代 的电影,都需要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未来谁说了算?
既然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又理清了其中的一些标签化的东东,就能解答文章开头的一个疑问 到底这盘未来的 网生代 电影谁说了算,什么样的企业在未来上万亿的文化影视娱乐链上拥有话语权。说这句话是因为,当下看电影票房一年也就230亿,未来会延伸出数千元的大生意。
先来看一下互联网进军电影的RoadMap会发现,2011年乐视最早介入,定位即 互联网时代的电影公司 ,2012年小有成就,6部影片6.25亿,排在华谊、博纳、光线之后;2013年除了乐视继续布局外,优酷与电影公司合作,但仅限线上营销;爱奇艺开始扶持青年导演。2014年互联网大佬集体涌入,阿里收购文化中国,更名阿里影业,推娱乐宝;腾讯计划拍6部电影;优酷影业面纱待揭,爱奇艺影业成立,计划推8部电影,老派的乐视更驾轻就熟, 小时代3 成了 网生代 的地标。
有人说,乐视虽然创造和推动了 网生代 电影,但大佬扎堆后,会被稀释掉。事实又会怎么演绎?很值得推敲的话题,再延展下,探讨下 网生代 的未来格局。首先传统影业公司,缺的是互联网的基因,能不能自造?可能难度比较大,所以被收购或包养是趋势;其次BAT的三座大山会怎么入局?文化影视是精神作品,用户和流量基础是 势能 ,但有没范儿更关键,当然,收购前者是条路;三给优酷、爱奇艺等上游爬的视频网站们提个醒,有了招牌,和下场子玩电影的策划、制作、发行是两码事。乐视现在光鲜,搞了3年,背后的苦累估计自己知道。
互联网造电影并没有那么简单,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赖于策划、制作、发行、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啮合在一起。所以当各界大佬蜂拥而入时,乐视的贾跃亭抛出来的观点是,乐视不怕模仿,表面的东西可以抄袭,但生态是搬不过去的。在垂直整合的 平台+内容+终端+应用 的生态中,你可能能抓住其中一个环节,但一部 网生代 的电影能成功靠的全链条,否则就是一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