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球IPO市场热度有增无减,尤其中国“独角兽”正越来越受到全球投资者的瞩目。
今年以来,全球IPO市场热度有增无减,尤其中国 独角兽 正越来越受到全球投资者的瞩目。为吸引独角兽,各大交易所纷纷伸出橄榄枝,或是修改规则,或是放松监管,为独角兽上市 开绿灯 。
今年全球IPO市场将哪些大趋势?交易所改革、资本围猎之下,中国 独角兽 的上市选择是什么?哪些行业和公司将赢得投资者的热烈追捧?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在北京采访了摩根大通全球股票资本市场主管Liz Myers和摩根大通亚太区投资银行业务和TMT联席主管霍隽(John Hall)。
中国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寻求未来12到24个月内进行股权融资,这将成为前所未有的一股上市热潮。 Liz Myers预计中国公司的总体市值会有显著增长,并且发现中国有很多独角兽公司正在寻求进入公开市场,以这些公司的估值总额来看,金额之庞大令人瞩目。
2018年将成为超大规模IPO频出的一年。截至目前,全球已有8宗10亿美元或以上的IPO,其中两宗来自中国。 她补充道。
摩根大通是美国科技股IPO的领头承销商。在去年中国大型IPO浪潮中,摩根大通牵头了4宗10亿美元以上体量的项目,超过其他任何一家投行。而Liz Myers本人,则于1992年加入摩根大通,曾参与Facebook和阿里巴巴的IPO。
在过去,我们参与的每10宗中国科技企业IPO中,可能有8到9宗是在美国上市,目前已经变成8到9宗在香港上市,这一变化大概始于6个月前。 霍隽表示,这一情形的发生,源于 港交所对双重股权结构(加权投票权)持更开放的态度,允许公司所有人保留控制权,并且鼓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超越纳斯达克:逾八成公司选择赴港IPO
《21世纪》:中国独角兽企业在中国内地、香港和美国上市有何不同?
Liz Myers: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可能高达150家,考虑到其所在地,香港是一个合理的上市地点。香港最近对于上市的改革措施改变了游戏规则。大中华地区的许多公司过去会去美国上市,尤其是要求企业架构有灵活性的企业,现在则可以选择在与业务所在地较近的香港上市。我们预计今年在香港上市的交易数量会有所增加。
对于A股市场,中国政府正在考虑采取措施吸引大型海外上市公司重返本土市场。最近宣布的中国存托凭证(CDR)概念为希望吸引国内投资者的上市公司提供了机会。CDR战略表明,中国希望为本地投资者提供机会,参与新经济公司的发展。
霍隽: CDR对境外上市形成补充。香港市场也在努力吸引部分美国上市科技公司赴港二次上市。寻求二次发行的海外上市公司目前有了更多选择。
与A股市场相比,香港市场目前对潜在发行人仍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申请人向港交所递交IPO材料后,在上市进度时间方面更加可控。港交所上市流程非常明确,透明度很高。第二,A股上市后股票面临的波动性可能更高,部分原因是持有股票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较少。此外,A股主板上市设有估值上限。据以往媒体报道,基于监管层指引,业内券商普遍对IPO定价上限的共识为市盈率的23倍,而美国或香港市场则无此固定上限。
不过,对于中国发行人而言,公司的客户多位于中国市场,A股上市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
《21世纪》:是否已经出现中国科技公司选择香港而不是美国上市的趋势?
霍隽: 在过去,我们参与的每10宗中国科技企业IPO中,可能有8到9宗是在美国上市,目前已经变成8到9宗在香港上市,这一变化大概始于6个月前。
目前,港交所对双重股权结构(加权投票权)持更开放的态度,允许公司所有人保留控制权,并且鼓励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倾向于上市地邻近本土市场。许多中国大型科技公司对于中国企业的身份引以为傲,他们赴港上市也与此相符。
《21世纪》: 寻求上市的公司是否会因为香港市场规模远低于纳斯达克而担心被低估?
Liz Myers: 那些具有颠覆性、未实现盈利、高增长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的IPO估值并不低于美国上市可能获得的估值。这也是中国IPO申请者越来越倾向于香港市场的原因之一。然而,IPO估值只是发行人需要考虑的标准之一。选择上市地点时还会综合考虑其它指标。
霍隽: 实际上,如果在某地上市可能达不到公司预期的市值,发行人是不会选择在该地上市的。从以往交易判断,公司相信全球投资者更认可公司的内在价值,而不是看在哪里上市。香港与美国市场的一个不同在于IPO散户参与比例。香港散户市场运行机制与美国不一样,散户配售比例较大,可能相应有更大的波动性。两个市场的主要不同在于散户发售比例以及其对二级市场交易和股票波动性的长期影响。
新趋势:生物技术企业IPO将非常活跃
《21世纪》:整体而言,2018年全球IPO市场有哪些新趋势?
Liz Myers:在一些主要趋势的推动下,全球IPO市场已经迎来令人振奋的时期。
首先,2018年将成为超大规模IPO频出的一年。截至目前,全球已有8宗10亿美元或以上的IPO,其中两宗来自中国。
其次,中国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在寻求未来12到24个月内进行股权融资,这将成为前所未有的一股上市热潮。
第三,随着香港IPO市场的改革以便未盈利或未录得收入的生物技术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我们预计生物技术企业将会在IPO市场非常活跃。
这些公司以往只能依赖私募资本或寻求赴美上市。整体而言,我们预计具有颠覆性商业模式及高增长前景的公司会继续赢得投资者的热烈追捧,特别是那些将科技与传统行业(如保险和医疗保健)相互融合的高增长但尚未盈利的公司,而摩根大通牵头于2017年上市的众安保险及2018年上市的平安好医生则属这类公司。
霍隽: 另外一大趋势是香港市场对新经济公司的接纳度日益提升,新经济公司已成为全球IPO市场上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受益于过去数月香港IPO市场改革的实施,将有相当比例的中资企业准备赴港上市。我们预计目前中国独角兽公司的总市值将突破万亿美元,当中许多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寻求公开上市募集资金。
虽然部分公司可能赴美上市,但许多融资活动会在亚洲市场进行。这股上市潮所带来的不断增加的资金流动性和股票多样化,将推动香港市场新的转型,这对香港市场和内地市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21世纪》:科技类或生物技术类的新经济公司中有些上市速度非常快,其他市场是否也有针对特定行业的优先处理?
Liz Myers:香港市场目前IPO申请众多,交易所需要管理好大量申请的审批流程。然而,融资上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作为港交所这样高效的机构,绝不会无故拖累企业融资的步伐。
我们在其他市场没有看到这种趋势。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管控IPO流程及时间方面比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更有话语权,我们目前没有观察到因为行业不同而带来的审批流程和时间的差异。审批速度更多取决于披露质量、复杂程度以及SEC对商业模式的熟悉程度。
霍隽: 港交所是市场化的机构,从战略角度出发,捕捉未来增长机会。阿里巴巴美国IPO令市场意识到许多大市值中资新经济企业可能因为上市机制不合适而放弃香港市场。港交所近期宣布修改上市规则,鼓励新经济公司赴港上市,这有利于香港和内地两地市场。
这些举措更有助于市场和交易所确保新经济公司在预期的时间框架内,在公开市场募集资金。生物科技公司是港交所目前非常重视的主要板块之一。也有一些传统行业公司正在赴港上市的审批流程中,这些IPO进程也没有受阻。
《21世纪》:科技公司赢得如此多的关注,是否会对其他行业的企业造成挤压?
Liz Myers:我们还没有看到科技股项目排挤其他行业的现象。虽然我们确实预期今年的待发项目,尤其是大型IPO项目,将由科技股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年上市的工业企业就比去年少。
由于今年有更多的科技股IPO,可能看起来工业股IPO数目的行业比重相对较小,但就绝对值而言,实际上工业企业筹集的资金可能更多。显然,如果某个行业表现良好,就会鼓励更多来自同一行业的企业上市。相反,如果某些行业的市场交易反应平平,那么明年未必会有更多该行业的企业上市了。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科技板块未来是否会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板块。我们正在从客户覆盖和资源配置的角度积极考虑对行业板块进行调整。例如,消费、金融、汽车、能源、零售等,这些板块都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科技元素。
我们也将为每一单独的行业板块配备科技类专才,领悟科技的重要性、运用高科技为客户服务,对科技动向的把握几乎是服务任何行业的基础。
霍隽: 尤其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科技已融入了各行各业。汽车板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电动车市场正在引领全球电动车变革。电动车企业需要掌握跨行业专业知识才能走在市场的前沿。
金融严监管有利于头部Fintech企业
《21世纪》: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影响中资企业赴美上市?
Liz Myers:中美贸易摩擦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但投资者更关注的是IPO在未来所带来的可观回报,故此并不足以令他们止步不前。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全球投资者都表现出高度的热忱,希望参与投资这些高增长的中国新经济公司。
霍隽: 与过去相比,各市场之间的连系更加紧密,投资者也更加全球化。无论是香港IPO还是美国IPO,投资者均来自世界各地,只是在二级市场的交易行为方面略有差别。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对股票市场带来很大的影响。投资者看重的是未来拥有高增长和高回报的公司,从寻求高增长来提高股东回报。
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基本面将保持强劲。相对稳定的宏观经济格局将对市场起到支撑。然而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也会上升,例如中美关系、朝鲜、中东、伊朗、以色列、俄罗斯问题等,但也不意味着会影响资本市场。我们整体上持乐观看法,有信心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保持强劲。
《21世纪》:金融监管环境收紧是否会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和投资者需求带来影响?
霍隽: 中国许多金融科技公司目前因某些监管政策暂时延缓上市计划,今年秋季形势会变得更加明朗。对个人贷款和资管的监管趋严对于整体行业而言是有利的,也为所有业内公司的结构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并增强了企业对自身业务管制的责任。
有能力上市的公司规模将更大、更成熟,更有能力建立基础设施和系统以满足监管要求。这些公司的表现有望超过小型公司,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