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计算能力和算法是决定人工智能能力的关键要素,目前爆发式增长的数据正在考验企业和行业的处理能力。量子计算的核心优势是可以进行高速并行计算,这将为人工智能行业带来全新的想象空间。
百度也开始在量子计算加大投入了。
3月8日,百度宣布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开展量子计算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业务研究。悉尼科技大学量子软件和信息中心创办主任段润尧教授出任百度量子计算研究所所长,直接向百度总裁张亚勤汇报。
百度方面称,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已经完成完备的技术布局,在自动驾驶(Apollo)、操作系统(DuerOS)和智能云等领域取得较大的技术优势并建立了完备的生态体系,这些都将极大推动百度在量子计算研究和应用落地的速度。
巨头纷纷入局
尽管热度尚不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已经有多家巨头盘踞,并取得一定进展。
今年1月,英特尔CEO Brian Krzanich在CES开场演讲中透露,英特尔已向研究合作伙伴QuTech交付了首个49量子位量子计算测试芯片。这距离英特尔宣布开发出新的17个量子位超导芯片仅三个月之久,也宣告着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向实际生产迈出重要一步。
微软则在去年下半年传出消息,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建立新的量子计算研发实验室,此前其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也建立了专门研究量子计算的实验室 Station Q。去年12月,微软低调推出程序语言 Q# ,协助开发者开发量子电脑的软件。
微软所公布的程序语言及开发工具,可以在普通服务器上通过虚拟量子模拟器模拟到30个量子态,让开发者用最简单基础的方式了解到量子计算。 一位接近微软的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
谷歌早在2013年,便购入超级量子计算机,与NASA成立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3月6日有消息称,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宣布Bristlecone(英文直译是狐尾松)量子处理器的问世,这一处理器 为打造更大型的量子计算机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原理证明 。
IBM 同样在量子运算领域深耕多年,今年3月公布第一款商用可量产的 IBM Q 量子电脑 ,并表示在未来几年内会开始把量子电脑交货给合作伙伴,且有信心在未来 10 年内打造出一台具备 50~100 位的量子电脑,运算能力将远远超越现在任何一台超级电脑。
国内而言,目前BAT三家也已全部入局量子计算。
2015年,阿里云与中国科学院共同成立 中国科学院-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 ,开展量子计算的前瞻性研究。2017年,阿里云量子计算首席科学家施尧耘与中科院潘建伟院士共同推出了由阿里云与 中国科学院 - 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 联合开发的 量子计算云平台 。今年2月,潘建伟院士正式发布中科院联合阿里云打造的 11 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的云平台。
腾讯也于2017年12月宣布成立量子实验室。该实验室的目标是网罗量子相关的算法、复杂性、通讯、模拟、量子物理、量子化学等各方面的人才,亦有计划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
五年内进入市场?
自2014年开始,量子相关技术的专利数开始大幅增长,至2016年,每年成长高达12% 39%。这意味着,量子技术正在突破瓶颈。相应地,量子计算的未来也在逐渐逼近。
目前来看,五年是业内公认的量子计算商用的时间点。微软推出程序语言 Q# 后表示,期望藉由软硬件协同合作,在5年内让量子计算机进入商业市场。谷歌量子AI实验室科学家2017年发表文章称,量子计算领域即将迎来历史性的里程碑,小型的量子计算机会在5年内逐渐兴起。百度方面则称,计划在五年内组建世界一流的量子计算研究所,并在之后五年内逐步将量子计算融入到百度的业务中。
量子计算机最大的一个推进贡献,就是人工智能, 一位人工智能方面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数据、计算能力和算法是决定人工智能能力的关键要素,目前爆发式增长的数据正在考验企业和行业的处理能力。量子计算的核心优势是可以进行高速并行计算,这将为人工智能行业带来全新的想象空间。
不过,从目前来看,研发量子电脑也面临不少困难。例如,微软所使用的拓扑量子极为脆弱,量子位可能因为噪音等干扰导致数据流失。 为了将干扰降到最低,必须将处理器放置在比太空还冷上250倍的低温环境中, 前述接近微软方面的人士直言, 这为量子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带来了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