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驾驶行业拥有很好的政策基础和行业前景,艾瑞网对无人驾驶行业进行研究,希望对关注该行业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出。
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如期而至,作为世界最重量级的车展之一,本届共有国内外1200多家厂商参展,105台全球首发车集体曝光,值得注意的是,如蔚来汽车、奇点汽车、摩拜等互联网企业也亮相其中,主打智能化,可承载无人驾驶系统的互联网汽车成为了媒体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技术发展与应用场景的延伸,人工智能终将会像互联网一样沁入我们的生活,无人驾驶作为人工智能综合应用的代表,如今已经逐步走出实验室,出现在公众面前。
中国无人驾驶行业拥有很好的政策基础和行业前景,艾瑞网对无人驾驶行业进行研究,希望对关注该行业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出。
中国是无人驾驶成长的摇篮
中国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抱有很大的兴趣,根据德国测试公TüVRheinland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比美国人和德国人更加信赖无人驾驶汽车。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000多名中国驾驶员中,超过63%的受访者认为无人驾驶汽车将会提高道路安全性。
截至2017年,中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台,中国市场纯电动车销量占比为66%,混合动力车占比34%,中国同时成为新能源汽车全球最大的市场。
在整体汽车市场繁荣的背景下,福布斯网站数据显示,中国无人驾驶市场到2025年市场价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有可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在企业方面,创业团队不断有新星出现,融资事件也是频频发生,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资本方都在这条赛道中早早布局。
以BATJ为例,百度无人车项目由百度研究院主导研发,其技术核心是“百度汽车大脑”,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四大模块;腾讯于2016年下半年成立了自动驾驶实验室,同年底与上海国际汽车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等展开合作。此外,腾讯还入股特斯拉以18亿美金拿到5%的股份;阿里与上汽合作主要是在车载互联网系统方面;京东,在发力无人配送车,并非个人出行领域。
除此之外,华为也看好无人驾驶行业,其投入主要在于车联网创新中心与诺亚方舟实验室。其中,前者隶属于华为2012实验室中央研究院,研究方向包括了先进驾驶辅助、精准定位感知、车联网等;而诺亚方舟实验室,是与中央研究并列的二级实验室,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尽管华为一再否认进行秘密造车的传闻,但是华为已经在德国利用5G技术开始了无人驾驶的外场测试。
综合政策、市场、用户、企业、资本多方态度来看无人驾驶行业在中国有着良好地发展空间,这条大赛道必将承载一众优秀企业。
无人驾驶技术剖析
无人驾驶可以广义的定义为,通过计算机、AI等技术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技术。
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SAE)和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对无人驾驶技术设下了分级标准,我们讨论的无人驾驶更多的是3到5级——由自动驾驶系统执行全部的动态驾驶任务。
行业中对无人驾驶技术普遍分为5个层级。
感知: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红外线传感器等,车辆可对周围的静态和动态环境进行360度的精确感知。
定位:包括了地图融合,基于地标或GPS的三角测距,精确的定位是无人驾驶车辆在路上安全形势的重要前提。
决策:制定了车辆前往目的地的运动轨迹和遇到突发事件的行为。
控制:通过车辆的控制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化驱动。
执行:车辆具体的执行部分。
为了简单形象地展示无人驾驶的技术原理,我们绘制了流程图。
技术原理流程看似简单,但每一项具体的任务都充满了挑战,以视觉传感器为例。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希望通过机器代替人眼,最终超越人眼的独立科学。无人车领域计算机视觉主要运用于最基础的感知层,通过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为无人驾驶系统提供车辆周遭三维环境的定量信息。
超声波雷达由于反应速度和分辨率问题主要用于倒车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承担了主要的中长距测距和环境感知,而摄像头主要用于交通信号灯和其他物体的识别。
各个传感器协同工作,不间断地采集精确数据,这对传感器精度与硬件质量有着不小的考验,技术壁垒的存在虽然拔高了入局的门槛,但也确保了这条能跑独角兽的赛道稳定长久。
无人驾驶产业链
随着技术的迭代出新,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众多概念不断更新着人们的需求,汽车行业固有的产业链也随之改变,以开发无人驾驶系统、视觉传感器为代表的企业加入这条产业链中,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目前无人驾驶行业尚未形成固定模式,科技巨头在带领行业,但分析认为,未来仍然是以汽车品牌为主导,各层级合作为主要流程。
中游市场是无人驾驶的核心领域也将是最火热的赛道
通过对无人驾驶产业链的研究,分析认为,中游的无人驾驶解决办法和汽车品牌是未来即将爆发的热门赛道。计算机视觉行业早已受到资本的青睐。在无人驾驶中,以摄像头、激光雷达为代表的项目也是我们所看好的;算法方面,国内涌现出众多初创团队,他们在尝试研究出标准化、通用式的产品模型,未来商业化能力也很可观;出行服务行业在中国飞速发展,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在无人驾驶的赋能下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随着无人车的普及,单车智能将被淘汰,V2X互联化无人车是未来方向。
无人驾驶行业中也有着不同的商业化途径,互联网公司解决的是智能化问题,传统汽车企业解决的是生产问题。
互联网企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科技人才储备,在解决无人驾驶智能化问题拥有天生优势。除了科技型公司,产业链下游将是服务型互联网企业的主战场,智能公交、共享汽车、网约车,甚至电商物流、外卖快送、旅游都将迎来新机遇。
而传统汽车公司拥有成熟的产业链,供产销配合紧密,行业稳定,同时拥有品牌优势、资金优势,在未来的无人车行业仍是主导地位。互联网汽车的落地进一步推动了无人驾驶的到来,同时能够量产的、质量过关的互联网汽车有望打破传统汽车行业格局,崛起新势力。传统汽车品牌应该顺应形势,拥抱新科技,与有实力的团队合作是最佳途径。
无人驾驶发展的阻力
虽然无人驾驶行业处于利好期,但仍然存在发展阻力。
在社会态度层面,国内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增强了产业发展信心,但具体的传播推广需要把握好方式方法。国内政府在支持自动驾驶的同时也偏向谨慎,需要在最大化自动驾驶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克服可能的社会风险。此外,构建良好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也是政府亟待推动的计划。
从技术角度讲, 降低激光雷达成本提高产能、降低计算机视觉误报率、提高决策算法的精准性、加快车载网络,V2X发展、降低高精度地图的成本,增加运维能力、突破数据收集和利用的天花板等问题是有待解决的。
一级市场资本青睐指南
无人车概念由来已久,以谷歌、百度为代表的无人驾驶系统解决方虽然一直有好消息传出,但何时才能交付落地仍未可知。虽然特斯拉一直在迭代,FF91号称今年8月份能够量产,但他们更多采用的是辅助驾驶,互联网汽车真正实现无人驾驶的道路还很长,所以在一级市场投资无人车,应抱有价值投资的态度,回报周期较长。相比而言,针对具体的项目投资更符合一般投资者的利益,如视觉传感器、AI芯片等。
二级市场投资导向
对于二级市场而言,无人驾驶上、下游更值得关注,虽然无人驾驶落地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人为主导的自动驾驶离我们并不遥远,紧随奥迪、宝马等国际车企的步伐,如今国内车企也纷纷加大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根据媒体的报道,包括一汽、上汽、长城、北汽、长安共5家车企此前已展示了配备初级阶段辅助驾驶、低速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样车。
此外,包括路畅科技、万安科技、中茵股份、华域汽车、均胜电子等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也加入到无人驾驶研发之中。受到利好因素影响,各家股票近日也出现不同上涨态势。
无人驾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价格趋势
随着无人驾驶各项技术不断成熟,实路测试经验不断累积,这一概念型应用必将落地,但由于激光雷达、无人驾驶系统等技术成本高昂,量产后的价格也必然不菲。
类比于其他新兴科技产品的发展轨迹,随着各部件的成本降低,平民级无人车也将离我们不远
应用趋势
针对无人车价格偏高的特点,公共出行将会是无人驾驶应用最先落地的选择。
中国出行服务行业相对成熟,市场需求巨大,网约车、共享出行等等概念将推动无人驾驶在中国发展。
产业趋势
由于无人驾驶产业链复杂、技术门槛高,又涉及到汽车行业,所以并非一家企业可以实现,未来将由汽车品牌主导,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方式合作共赢。
无人车将成为一个综合的移动终端平台,除了相应的科技创业公司外,一切服务移动场景的应用都会有适合的切合点,就像手机对商业的改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