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三个月,腾讯和阿里两家互联网巨头,感觉跟军备竞赛一样的入股线下实体商业。
最近两三个月,腾讯和阿里两家互联网巨头,感觉跟军备竞赛一样的入股线下实体商业。
我们可以看一个2017-18年的双方投资线下商业的时间表:
2017年5月,阿里收购联华超市18%的股份
2017年9月,阿里入股新华都占比10%
2017年11月,阿里入股了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
2018年1月23 日,家乐福宣布已和腾讯、永辉签订初步的股权投资意向书
2018年1月29日 腾讯1.875亿元入股永辉超市:持股15%
2018年1月29日 340亿,腾讯、苏宁、京东、融创联手入股万达商业
2018年2月5日 腾讯近25亿元入股海澜之家,持股5.31%
2018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以及关联投资方向居然之家投资54.53亿元人民币,持有其15%的股份。
是不是很有一种你来我往的画面感,有点不打算让媒体记者过年的感觉了...
针对这个话题,我的分析与观点如下:
1.腾讯、阿里都是上市公司,决策层都是理性而且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
2.对于互联网创业而言,收入的增长是有他自己的公式:收入增长 =用户增长 x 单用户营收增长
3.移动互联网红利衰退,带来用户数增长放缓
--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率不断下滑,现在只有个位数。
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 2010-2017,智能手机的增长率从2011年的150%一直降到2013年的61%,到了2017年,智能手机保有量的增长率跌破至个位数9.7%。
4.那么相应的,保持收入高速增长的方式,就变成了提升单一用户ARPU值。
提升单一用户ARPU值有两种方式
--让一个用户重复购买更多产品
类似于双11这类电商节日,让用户尽可能冲动性的多购买商品,哪怕有一部分是他自己不需要的,但是只有这一种方式是不够的。
--给一个用户卖更多产品
腾讯和阿里去收购线下商业就属于此类,可以给自己的用户卖更多的线下的产品和服务,最终提升公司在每一个用户身上的ARPU值。
5.腾讯、阿里收购线下商业,到底在收购的是什么?
互联网商业的逻辑: 流量--产品--支付--配送/服务
腾讯、阿里收购线下商业的价值,有一部分是很多人都能想到的。
--比如收购的是线下商业入口,几大场景 百货、超市、卖场、生鲜。
这些不同的场景对应的是不同类型用户的不同消费需求,举个例子,最近我在天猫上 银泰的旗舰店给我老婆买了个Gucci的最新款包包,如果不是因为我对于银泰百货这个商家有一定的信任,我是不会在淘宝、天猫上买这种价格高昂的奢侈品的。
百货的场景属于很多用户日常会去逛,但是用户会不会买,以及说购买的频率开始变得不太确定了,唯一比较确定的是我们会发现百货商城里面餐饮商铺的比例在不断提升。
超市、生鲜这两个场景对应的是用户的每周一次的中等规模采购,还有家庭的每日采购。
卖场的消费频率相对最低,是指各类专业市场,比如3C类的苏宁国美,家具类的居然之家。
--支付用户,下一步的商业模式是金融服务,这也是另一块巨大的蛋糕。
在支付市场上,腾讯有微信支付、阿里有支付宝,都有着各自庞大的用户群。
在金融服务领域,蚂蚁金服有着to C的理财产品余额宝、消费金融产品花呗、to B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腾讯也有着自己的 to C的理财产品理财通,消费金融产品微粒贷,包括最新在微信钱包里上线入口的保险服务。
线下商业天然有着数以亿计的支付用户,其中有一定比例的用户一定会转化为金融服务的用户。
所以,这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解释线下商业对于两家是兵家必争之地。
小结:
以腾讯社交广告投放为例,广告主在投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年龄、喜好等一系列标签对相对精准的用户进行广告投放。
一般来说,对于广告客户而言,广告投放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标签维度越多,广告的用户会越精准,相应的广告转化率就会更高。
比如说,给在某类浏览器上看“修仙”类型网络小说的18-25岁用户推送修仙主题的手游,就会比你给所有18-25岁的用户推送手游广告转化率更高。
腾讯和阿里通过投资线下商业所掌握的,消费习惯数据、LBS数据等等不同维度的数据,会让互联网公司比用户更了解用户。
掌握越多用户习惯的标签,越能够提高流量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