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BAT之百度:从亦步亦趋,到亦趋亦步
10-23
22

用BAT来涵盖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是十分有趣的。即便第一次听到,也能快速接受这种叫法。

\

用BAT来涵盖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是十分有趣的。即便第一次听到,也能快速接受这种叫法,很少有人非得去追问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排序,为什么不是TAB或ABT等等。大多数人都已经知道,一般情况下,在中文互联网的热点领域上,只要耐心等待,这三位基本都会不分先后统统到场,这已是一个传统。

只不过,以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新鲜扼死腐朽、后浪拍死前浪的胜利史来看,相互比较在所避免,需要太多假设才能维持一团和气。比如:如果阿里不碰即时通讯、腾讯不碰电子商务、百度不想着涵盖一切,三巨头相安于初见……难以想象这样的中文互联网会是什么模样,万幸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先自罚三杯,再看尚能饭否

2015年11月18日,美国纳斯达克,对着大洋彼岸的中国观海听涛的股民们,终于等到了百度的好消息:百度宣布进军互联网金融,将与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将斥资20亿人民币共同设立互联网直销银行——百信银行。股价应声而涨,使得上半年因为百度在O2O(从线上到线下)业务上投入进一步加大引起的华尔街对其持续盈利性的担忧,暂时得到了阶段性缓解。但与之相对的是,作为百度的主要衣食父母,刚刚经历完电商“双11”购物节、人困马乏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普遍对该消息反映平平。

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互联网金融的2015年已经过得足够精彩。新年伊始,我们就从腾讯的微信支付上感受到了火热的红包文化;接着是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网上银行的“花呗”服务,这张虚拟信用卡似乎也后劲十足;再到开始针锋相对,而后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联手缔造的软件叫车服务中国版,令普通用户目不暇接。

尽管珠玉在前,但迟到总胜过不到。对于百度跻身“互联网金融”,广大用户兴致不高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大多还是没能看到百度的“自罚三杯”。对此,百度只能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作为在BAT中惟一一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进行着技术变现的公司,搜索业务带来的利润仍保持在高位,这让自身不仅没有在BAT中掉队的危险,也使得业务转型期弹药充足,能有足够的空间去争取用户。

忧的部分,则来源于百度内部,需要辩证来看。长久以来,百度对于搜索业务的布局形态,保持着对谷歌产品线的亦步亦趋。但相应的,这种循规蹈矩的节奏,同时也在制约着内部技术的创造力,让百度式的技术为本,被外界常常解读为技术保守为本。对此,李彦宏不是没有做出过努力,百度“框计算”在概念和格局上曾经令人惊艳。它的设计初衷是在用户的需求关键词下,以搜索结果再次为条件,从供应库中返回该需求存在的筛选条件,等待用户做出二次选择后,再次返回结果。用现在大家都能明白的话来说,在这个过程中,百度希望自己扮演应用市场的角色,去分配用户请求,服务仍然由第三方提供。

一站式服务,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所谋不可谓不大,但现实还是太过骨感。首当其冲的是两套规则如何并行的问题,“框计算”与百度赖以为生的关键词竞价虽出自同门,但天然处于矛盾的两极。竞价搜索的业务过程是非常直接的,谁出的价码更高些,谁的显示位置就更靠前,百度只负责到这里,接过用户后能否促成交易,就要各凭本事了。“框计算”更像是对前者的颠覆,既要简化选择,又要参与最终利润,注定没法与参与竞价的网站共处。还有被忽视的重要一点,在有条件和意愿去参与竞价的网站之外,存在着数量更多的非竞价网站,原本就对百度的竞价排名机制怀有抵触,更不愿意再次去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直到今天,距离“框计算”的提出已经过去了六年多,百度在该设想上的进展依然令人着急。它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成为解读百度战略的一个角度——如果把“框计算”看作百度的终极目标,再去看百度收购行为,至少在感官上不会太过凌乱。但时间永远是紧迫的,由移动互联牵动的庞大舰队,航程早过大半。谷歌凭借安卓系统的成功,再次为搜索业务护航,这一次百度被远远地甩开,拿不出与之对位的产品,已维系不住原有的亦步亦趋关联。

行百里者半九十

在“框计算”没有做好的部分上,互联网流量的走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早期的超链接信息流进化到了表现更加丰富的垂直渗透形态。能够影响用户做出最终消费选择的因素在变得越来越多,以往通过精巧的流量路径设计,就能通过从百度购买的关键词,再将流量输送到交易页的“黑铁时代”,已基本一去不复返。

更多的垂直平台或初创公司在完成量变之后,也在把重心放在了内部数据的梳理及价值挖掘上,对搜索引擎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小。更有甚者,例如阿里巴巴,前脚将站内数据定义为隐私数据,拒绝百度蜘蛛的爬取;后脚就拿走了竞价排名,应用在其内部搜索上。足以令百度不安的是,对用户而言,没有对这种移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反而有体验认为阿里的效率在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物联网的压力。在这个目前尚属假定的未来方向上,创新公司希望打破用户直接面对天量选择的陈旧界面,将智能终端向万物拓展,提供更多的直接服务,这对百度的现有业务已经不单单是威胁,而是直接挑战。因此,虽然在科技感上有天壤之别,但与“框计算”相比,向O2O转型带给百度的是接地气和新姿态,这也是在谷歌退出中国五年后,百度首次主动回到了竞争岗位上。可以肯定,接下来BAT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毕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BAT一直在避免直接碰撞,也总有各自的优势来规避碰撞。无论这次三者在支付环节的相遇,到底是狭路相逢,还是擦身而过,等待着被三方争取的终端用户无疑都将是幸福的。

李彦宏曾在演讲中谦逊地称自己“生逢其时”。诚然,在百度的创业阶段,谷歌承担了大部分布道责任,而在百度需要巩固市场地位时,谷歌却从中国市场“负气出走”,间接让百度在百尺竿头上更进了一步。但福祸相倚,也许是因为拥有过太多的幸运,也就少了应有的锤炼,在笔者看来,百度至今仍谈不上是一家老练的科技公司,其在技术型务实和服务型务实之间的摇摆,浪费掉了太多时间。与抢时间相比,转型形式上是亦步亦趋还是亦趋亦步,正如开头提到的光荣传统一样,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附文1:

2013年10月,根据去哪儿网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招股书中的披露,一份与百度签署,名为“知心搜索”的协议浮出水面。根据该协议,包括不竞争承诺在内,百度将在PC端搜索上对去哪儿网提供后者业务范围内的独家流量支持,并对这部分流量提供每天不少于600万浏览量的保底方案。去哪儿网则将获得在自身业务关键词下的独立界面控制。最后,双方对此模式下最终促成业务部分的收益达成分配方案。

早在2011年,百度就通过直接注资的方式取得了去哪儿网的大股东地位,在IPO前夕释出该协议的目的,首先是资本回报,其次是协议本身浓厚的规则条款的潜在意义。换言之,所谓“知心搜索”无非是“框计算”变了个说法,根据后期双方的执行情况来看,去哪儿网获得了持续地点击量,百度则在资本回报上获利颇丰,台面上宾主皆欢。但这笔交易延伸出的规则意识,则没有在后期促进“框计算”概念进一步往前走。2015年6月1日,双方解除在PC端的知心搜索协议。10月,携程与百度达成股权置换交易,百度以去哪玩儿网45%的总投票换取了携程25%的总投票权。

附文2:

2015年元月,为了补平在医疗服务上与阿里和腾讯的差距,百度推出了百度医生APP。为了该款产品的发展,百度开始整顿自身竞价排名搜索中的不良医疗广告,部分来自莆田系民营医院的付费广告被强制下线。随后双方冲突进一步升级,莆田系民营医院宣布停止所有网络有偿推广,百度虽然因此股价下跌,但表示决不让步。

根据坊间的不准确估计,莆田医疗占中国民营医院80%的市场份额,2013年为百度支付了约120亿人民币的广告费用。百度长久以来对竞价所搜的放任自流,是发生该冲突的根本原因,但导火索为O2O布局与现行业务模式的冲突。随着在O2O业务上投入的进一步加大,百度在领导规则意识上的短板显露无疑。对比不久前,马云在面对法国开云集团关于淘宝售假的诘难时,一句“我们应该进行合作,而不是‘杀死士兵’”,几乎就将局面扭转。所以,百度虽然依然有进军新领域的勇气,但在方式上还需多加斟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