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黄峥做了个“突然”的决定,其在2021年致股东信中宣布,辞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并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3年内继续锁定,不出售。
2020年的致股东信中,黄峥开始感慨起时间,他问“今夕何夕”,也思考起人类及个体的命运,他觉得要“把握今朝”。而往年,他谈的更多的是公司及对整个行业的见解。
昨晚,黄峥做了个“突然”的决定,其在2021年致股东信中宣布,辞去拼多多董事长一职,并承诺个人名下的股票在未来3年内继续锁定,不出售。
是急流勇退还是明哲保身?
2020年总营收同比增长146%,GMV增长66%,年度活跃买家数超过阿里巴巴,拼多多这一系列的亮眼数据之下,领头人黄峥的离开似乎更像是一段“功成身退”的佳话。
41岁的黄峥,于2015年创办拼多多,此后一路狂奔,短短三年间便让拼多多站上了美国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如今,“撇下”市值近2000亿美元的互联网电商“帝国”,黄峥在激流中前进,也在激流中撤退。
另一方面,很多人觉得并非如此简单。近年来,互联网江湖并不太平,除了高手过招,更有突发性的高手“坠落”事件。2018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陷入美国明尼苏达州性侵指控,导致京东市值蒸发600亿人民币;2020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外滩的一席演讲,便引爆“蚂蚁集团暂缓上市”的决定。
刘强东在退,马云也早已卸任阿里CEO,两人目前都鲜有消息。巨佬们的“隐退”,是一枚警钟,也是从古自今不少英雄的明智之举。
为何一退再退?
黄峥此次的“退”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早在2020年,他就卸任拼多多CEO一职,并减少自己的股权。当时,黄峥虽不为公司CEO,但仍是掌舵者,相比之下,他这次退出董事长则更加决绝。
原因方面,黄峥在昨晚的股东信中表示,一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去摸一摸拼多多10年后的石头;二是让更多的后浪有机会塑造属于他们的拼多多。
值得注意的是,黄峥明确提到“两个原因让我们决定将这个计划中的交接进一步提前了一些”,何谓“提前”,意味着退出拼多多是其已有的计划。
此前2018年,拼多多准备上市时,黄峥曾在致股东信中称:“我们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的机构。它为最广大的用户创造价值而存活。它不应该是彰显个人能力的工具,也不应该有过多的个人色彩。”
如此看来,将自己从拼多多中“剔除”貌似是一个早就有的决定,但需要一步一步去完成。
另一方面,坊间传闻黄峥背后有高人指点,即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黄峥经网易创始人丁磊引荐,于美国留学期间认识了段永平,并与之成为好友。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拍下巴菲特的午餐,只带上了当时26岁的黄峥。
虽然两人年龄相差近20岁,但在经历上有所相似。首先,均在浙大求学过,并且都将母校作为隐退后的捐赠重点;其次,段永平隐居美国时为40岁,黄峥恰恰在40岁宣布卸任CEO,41岁选择辞去董事长。
黄峥曾在《把“资本主义”倒过来》中谈到,巴菲特是让人敬佩的,他一方面享受着资本游戏带给他的快乐,另一方面有智慧地把绝大多数钱捐给了比他年轻的比尔·盖茨,放心地让盖茨去完成财富应有的再分配。
拼多多怎么办?
毋庸置疑,黄峥的离开对拼多多有着历史性的影响。同一个晚上,拼多多发布财报,成绩过人,但并没有推动股价上涨,反而受黄峥辞任董事长的消息影响,拼多多美股一夜之间跌超7%,截至收盘,报价149.46美元/股。
另一方面,需要担忧的是,拼多多并没有实现盈利。财报数据显示,整个2020年,归属于拼多多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71.797亿元,而2019年净亏损人民币69.676亿元。此外,拼多多平台上的年度活跃买家数已达到7.88亿,逼近8亿的数据,貌似应该到了增长的顶点,想要再突破并不容易。
而最重要的是,拼多多的口碑一直饱受诟病。其一,负面消息缠身,前段时间发生员工加班猝死等事件,以及取消与央视春晚红包的合作;其二,拼多多这种“砍一砍”的疯狂扩张模式引起了一大批人的反感,“砍完就卸载”的情况更不在少数;其三,产品质量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便宜与质量如何并驾齐驱更应该是拼多多努力去思考、改善的重点。
在拼多多还没有实现十全九美,黄峥就选择了离开,便有人建议:此时不应该去探索十年后的路,而应该提升平台。
时间是永动的,十年前没有拼多多,黄峥也只是藉藉无名的小辈;十年后,不知新的江湖是否尚有拼多多的一席之地,黄峥是否还会思考“今夕何夕”这样的问题。
这个世界上,多数人皆普通,自视为“普通人”的人也不在少数。黄峥曾于2020年4月的股东信中引用一句诗: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