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硅谷找上门的时候,李颖知道“时机到了。”几乎没怎么考虑,李颖就答应回国出任云峰基金董事总经理,负责基金在高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
马云在硅谷找上门的时候,李颖知道“时机到了。”
几乎没怎么考虑,李颖就答应回国出任云峰基金董事总经理,负责基金在高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此后,她的头顶又多了一个光环“马云基金幕后操盘手”。
从云峰基金第一次战略会上,李颖就开始感受到云锋基金是一家很特别的公司,与她曾经工作过的投行有很大的区别。
当时,马云和虞锋明确说道,“我们投公司的时候,如果这个公司云锋基金不能给他们带来价值,我们就不要投。”
此话一出,坐在一旁的李颖惊讶得说不出话。
这种投资逻辑,对于在国内外投行工作过5、6年的李颖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很多项目都是大家的,其他基金都在抢,在这种能赚钱的情况下,我们如果不能给他们带来价值的我们不投,我觉得很奇怪。”她说。
更何况,长期以来投资行业之信奉两个法则,“第一法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法则是不要忘记第一法则,只在必然打中猎物时才能扣动扳机。”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毕竟这是一家从创办之初带着“浪漫”色彩的公司,一如云锋基金的官方网站上所言,“那一幕注定会被写入云锋基金的历史。2009年6月,马云、虞锋和一位非常显赫的国外投资人,在西湖的一条游船上,筹划了云锋基金的雏形。”
“西湖、游船、马云、虞锋”,这些字眼本就是一出出故事,况且,发起人里还有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银泰投资董事长沈国军、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兼CEO江南春等等,无论哪一个名字都足够分量。
以至于刚开始加入云锋基金的时候,李颖看到这么多人在一起,心里有点纳闷,“到底有多少时间在真正的帮助我们团队?”后来她才发现,云锋基金其实就是一个交换平台,经常会有很多聚会让大伙聚在一起互相分享。
这些年,据统计,云锋基金投资了北京印象、香港寰亚、高朋网、华谊兄弟、大麦、搜狗、美华妇儿服务、华大基因、金螳螂、环球数码、全峰快递、阿里巴巴、支付宝、友宝、韩都衣舍、优1宝贝、寻医问药网、中信21世纪、伊利畜牧和小猪短租等公司,成绩斐然。
其实,马云不辞漂洋过海到硅谷向李颖伸出橄榄枝,看重的正是她各方面的资源。那时候的李颖,才刚刚30岁,尽管履历“饱经沧桑”,但她年轻漂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美人。
能够赶在30岁到达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巅峰,李颖用“赶时间”来形容过去这么多年的状态。因此,也得到了一个贴切的外号“风一样的女子”。
在深圳上初二的时候,李颖就开始“赶时间”,拼尽全力读书换来了跳级的权利,然而这时父母已经移居美国,希望她跟随过去。为了能在美国的初中也得到相同的待遇,她更加玩命地学习,咬着牙突破了环境、语言、文化等等障碍,结果,还真的顺利跳级,在美国只上了半年初中。
大学三年,那种拼劲简直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后,她只用了3年就拿到了两个学士学位和一个硕士学位,分别是计算机科学学士、经济学学士和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硕士。
这要搁在平常人身上,起码得5到6年时间,可是李颖硬生生把它压缩成3年。如果你问她是如何做到的,她一定会用看似轻松的口吻说,“在麻省有一句老话:学业、睡眠和社交圈,你只能选择两样(At MIT, you have to pick two:work, sleep, or a social life),我选择了牺牲睡眠。”
而且,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她参加完班级举办的同学派对,往学生公寓走。由于一边走,一边默记经济学原理,竟然一头撞到学校的一棵大树上,惹得周围的同学都跑过来围观。李颖用手捂着额头上被碰出的疙瘩,冲出人群,一口气跑回学生公寓,几天不敢出门。
她笑称,“即使在美国生活多年,但大学状态其实还像是一般的中国学生,我骨子里是很中国的。”
稍微想一下我们都明白,那种状态就是“当别人在玩的时候,她在写作业;当别人在睡觉的时候,她在学习;当别人在发呆的时候,她还是在学习。”其实,这就是把国内的学习状况往国外搬,说白了就是把自己往死里整。
不过呢,李颖对这种除了上网就是写作业的生活常态甘之如饴,就这样整着整着,在20岁的时候,捧着3个学位无比骄傲地离开了校园。
在职业路上,李颖也是马不停蹄地赶赶赶,因为她顺利进入了许多毕业生梦寐以求的大公司——麦肯锡,任管理顾问。
在麦肯锡这样的大公司,放眼望去满是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头”,一个20岁的小姑娘无端端插进去,肯定显眼也异类。那时的李颖只希望自己越老越好,为了让自己尽量“显老”,她甚至买了很多黑色、深蓝色的衣服,活生生把自己打扮得像30岁。
只是,习惯了赶路的李颖岂肯就此停下来,当所有人都一位她会在麦肯锡公司长期干下去时,她又再一次赶路去了。这次急于赶路,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她的导师。
有一次,导师Chris问李颖真正想做什么,李颖回答“找一个团队自己创业。”这个念头后来传到Ikanos公司创始人雷兹瓦尼耳朵里,他立马找上门邀请李颖加入。
于是,李颖跳槽到雷兹瓦尼的Ikanos公司担任市场及营销总监,帮助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李颖又跳槽了。这一次她去了UT斯达康。进入斯达康,有点机缘巧合,因为在Ikanos公司时,李颖主要负责开拓中国市场,于是认识了当时UT斯达康的老板周尚宁。
在进行了一场类似当年李颖与Chris之间的对话后,周尚宁向她抛来橄榄枝。多年后再回到国内,来到杭州,李颖觉得“一切都很陌生,我开始背着样板机到处见客户。”也许是杭州的这段经历,成就了她后来与大本营驻扎在杭州的马云的缘分。
2006年初,李颖又跑了,跑回美国加入KPCB,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全球合伙人。
就这样一路跑一路赶,李颖一次次攀爬上人生巅峰。只不过,如今,李颖没有那么看重时间了,“以前老是在乎几岁毕业,当最年轻的什么什么,现在觉得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她说。
对于未来的计划,李颖笑言,“我希望自己三、四十年后还能像偶像巴菲特和KPCB的老板John Doerr一样活跃在投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