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6年,陈年回看自己2011年的照片,心生厌恶又不禁纳闷,“肥头大耳,红光满面,看人的眼神都不对,我怎么可能是这样一个人?”
时隔6年,陈年回看自己2011年的照片,心生厌恶又不禁纳闷,“肥头大耳,红光满面,看人的眼神都不对,我怎么可能是这样一个人?”
很显然,如今的陈年极度鄙视曾经的陈年,甚至是厌恶。因为,曾经的陈年是膨胀的,急躁的。这种膨胀、急躁使得陈年带着凡客走向了盲目扩张的道路,凡客最热闹时,公司里有一万三千多人,光总裁级的领导就有三四十位。
甚至一度在巅峰时期放出豪言壮语,“我们不急于上市,等我们做到了300亿再说。我希望将来能够把LV收购了,然后就卖跟凡客诚品一样的价钱,我也希望把匡威收购了,帆布鞋就卖50块,这是我非常希望看到的结果。”
而这一切,都源于2011年,凡客发展到巅峰,销售额最高达到一年40多亿。当时,看到这组悦人的数据,陈年乐滋滋地以为凡客的摩天帝国从此要建立起来了。
只不过,估计他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这座摩天帝国实际上是施了障眼法的海市蜃楼。到后来,这颗极度膨胀的心还是没能经受住高负荷,在这种“为了赶路忘了看路”的疾走中,就那么几块小石头就绊倒了老江湖陈年,还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2011年11月,凡客IPO到了最后冲刺阶段,高管都已经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陈年开心得提前举办庆功宴。在那个晚宴上,几轮推杯换盏过后,陈年志得意满地当众宣布,第二天就要去路演,再见面可能就是半个月后在美国IPO了。
但当天晚上特别晚的时候,陈年却突然宣布暂时放弃IPO,因为当初定下的100亿元目标根本不可能在年底实现。所以,在2011年11月21日,凡客因未如期提交其IPO申请文件而宣告失利。这场声势浩大的上市路演就此搁置。
然而,就在凡客IPO搁浅一周后,副总裁吴声突然宣布离职,这让凡客措手不及。随后,京东CEO刘强东又给陈年送上年末大礼包。刘强东先是在12月14日,发了一条“马上会有大戏上演了!我不评判是非,但是我可以确认这会在创业者和投资人中成为永恒的案例”这样疑似“吃瓜群众”心态的微博,其后又发微博称“京东在2012年将迎来25000名新同事”。
这让“京东收购凡客”的传言飘荡在京城的每个角落。听到传言的陈年极度愤怒,也很恍惚。在凡客年会上,陈年反问“难道2012来了,这个世界没有毁灭,却要被谣言统治了吗?造谣的本事,是否已经成了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更麻烦的是,陈年一直的做法都是,如果能卖五万件,就做八万件。这样做带来了极度恶劣的后果,到2012年底,凡客库存积压高达20亿元。换句话说,凡客大量的货卖不出去,全部积压在仓库。
于是,作为陈年曾经的投资者兼好基友的雷军说,“我这辈子最倒霉的事情就是投了凡客,从那以后只能穿凡客的衣服。”而徐小平也感慨道“我用1000万买回来50双袜子。”
不过不管雷军、徐小平如何感慨,陈年还是坚持己见,对于雷军的忠言,他不仅觉得逆耳,还相当刺耳。当时在做小米的雷军经常背着满满一书包几十部手机,跑去凡客找陈年,兴奋地跟他聊这些手机的差别,但是陈年对此不以为然。
2013年6月,雷军又来找陈年,两人在凡客喝酒,酒过三巡,雷军直言不讳地指出凡客这种盲目扩张是上个时代的做法,未来的企业会像小米一样,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用产品来塑造品牌。这时,陈年就很不高兴了,他心里想:你做小米发达了,也不必来挤对我吧。于是,两人不欢而散。
两个月后,一直耿耿于怀的陈年,为了赌气,找雷军去凡客参观,还专门清空了半层楼,把凡客所有的样品挂出来,一心想着挽回颜面。结果,当他跟雷军在几百个衣架间走过时,他挫败地发现,没有一件是拿得出手的。而且,雷军当时的评价是,感觉不是站在一个品牌店,而是百货市场。这让陈年感到狼狈,他主动跟雷军彻底认栽。
之后,仗义的雷军和陈年有过七八次、每次七八个小时的长谈。雷军直指凡客要害,“不够专注、不够极致是凡客遇到问题的原因。”随后,他给陈年的凡客开出了“去毛利率、去组织架构、去KPI”的三个改造方向。
多年后,陈年提及往事,坦言“即使是今天的陈年,去劝当年的陈年,也劝不了”。的确,人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想法,尤其是人心的变化。就像牛顿所说,“我能算准天体运行的轨迹,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度”。
更何况,陈年一直都是偏执的。大部分人,对于曾经的自己,不管是幼稚的还是任性的,也不过是一笑置之罢了。偏偏陈年对自己不依不饶,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至少会写文章反思一次,而且反思的次数绝不输于融资次数。
比如:《陈年反思凡客2011:困难根源是管理层决策失误》(2012年1月);
《陈年反思:凡客患快公司失控症》(2012年9月);
《陈年反思凡客五年》(2012年12月);
《陈年反思:凡客盲目扩张,我和团队过于虚荣》(2013年10月);
《陈年:再不做好产品,会遭雷劈的》(2014年8月);
《陈年反思:远离产品是过去最大的错误》(2014年10月);
《陈年反思:凑热闹的公司都会烟消云散》(2015年1月)
这样的次数和间隔,恐怕连每隔四年做一次深度反省的任正非也自愧不如吧!哪怕顶着卖弄文笔、不务正业的“罪名”,陈年也理直气壮地感慨,“以前觉得会融资、会做企业、会挣钱,是我的本事。现在想来,那都不是本事,而是机缘巧合。其实,我的真本事一直就是阅读,还有就是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打下的那个写作底子。”
陈年这样偏执的文艺中年,要是放在文艺圈子就是一朵奇葩,但是放在商界,虽说不上是罪过,起码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2000年,陈年和雷军一手创办了卓越网,五年后将卓越网转手给Ebay。随后,陈年一个人隐居在大兴的别墅里写出了自传体小说《归去来》,中途还大哭过好几场。他从童年写起,写寻根、和解与重生,就如剥洋葱般把自己一层一层撕掉给别人看。
后来,“万通六君子”之一的王功权看了这本自传体小说《归去来》,被感动得哭了。有意思的是,他撂下这本书,马上叫停了鼎晖对凡客的投资计划。
雷军知道后,极力向王功权为陈年辩解,“你可以理解为,他进行了这一场历练和反思,就相当于是治疗,他已经把自己的心理问题治好了。”
但是,王功权最终还是没投陈年,因为书里是一个赤裸的陈年,他渴望与众不同、渴望接受挑战。而王功权始终觉得,成长给一个人烙下的印痕终身难以磨灭,对于这样的陈年,能否带领一个企业持续稳健、甚至是枯燥理性的前进,王功权是很怀疑的。
就这样,过于文艺的陈年因为过度剖白自己的过去,白白错失了一次融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