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Uber中国被滴滴收购后,就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但近日,伦敦突发事故趁火打劫涨价、第一季度亏损7.08亿美元、高管连续离职、20万用户删除APP、性骚扰、与谷歌母公司的官司
自Uber中国被滴滴收购后,就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但近日,伦敦突发事故趁火打劫涨价、第一季度亏损7.08亿美元、高管连续离职、20万用户删除APP、性骚扰、与谷歌母公司的官司等事件接踵而来,一系列的负面信息将Uber及其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这一切都与Uber的创始人卡兰尼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关系,Uber的企业文化直接折射出卡兰尼克本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随着Uber各种丑闻的频繁涌现,对卡兰尼克无视规则,藐视法律,不择手段等质疑也甚嚣尘上。
可以说,Uber最大的问题也就是卡兰尼克本人的问题。
2009年,卡兰尼克在法国巴黎游玩时,因苦于打不到车而萌生了开发手机打车软件的念头。事实上,卡兰尼克早前在墨西哥度假时,就曾与出租车司机发生过争执,还半路跳车。两次关于打车的不愉快经历让卡兰尼克决定颠覆出租车行业,这些都为Uber日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卡兰尼克的不守规则与Uber的违规争议
卡兰尼克不安分守己的性格从小就能看出端倪。据说卡兰尼克小时候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理想——要成为间谍!这理想也是与众不同。
后来卡兰尼克对电脑着迷,六年级就学会了编程。卡兰尼克从小就很聪明,但他也经常受到其他高年级学生的欺凌,于是发誓再也不被任何人欺负。
1998年卡兰尼克从大学辍学,和很多创业大咖一样,踏上了“名校—辍学—创业”这条不走寻常路的成名路线。
第一次创业的卡兰尼克就开始挑战游戏规则,卡兰尼克与他的6位好友创办了Scour.com网站,供网友交换音乐和电影视频,那可是盗版哦,简直是公然藐视美帝版权至上的商业精神,于是被好莱坞29家公司起诉侵权,索赔2500亿美元。最终双方达成庭外和解,Scour.com支付了100万美元了,并宣告破产。
2001年,卡兰尼克召集第一次创业的原班人马卷土重来,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主要为企业提供服务,改进其文件在网络上传播的方式,提高文件传输的速度,同时帮企业节省服务器开支。此次创业除了赚钱,卡兰尼克还带着“复仇”的目的:他想让当年那些起诉Scour.com并最终导致它破产的好莱坞公司都来购买他的服务,跪着把钱送回来,一雪当年之耻。 醉翁之意不在酒,这样的“创业精神”也是没谁了。
卡兰尼克个人不守规则,争强好胜的性格和处事方式,直接影响了Uber的业务方式。在他的领导下,Uber采取好战、好斗的业务方式,藐视当地法律,通过抨击竞争对手实现快速扩张。
Uber会违反加州的法规,让没有拿到牌照的无人车直接上路;对那些写Uber负面新闻的女记者,Uber高管甚至会威胁说要花高价挖出她的隐私好封住她的嘴。
据《纽约时报》报道,Uber曾购买过竞争对手 Lyft 的用户数据用以分析其发展状况,为了抢司机资源,故意请水军呼叫Lyft,成功后便立刻取消,影响司机工作。还有传闻称, Uber曾利用间谍程序去追踪Lyft的车辆位置和司机人数。
卡兰尼克的“增长高于一切” ,Uber激进的企业文化
对于Uber如今饱受非议的企业文化,作为CEO的卡兰尼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Uber的14条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卡兰尼克领导下Uber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纽约时报中文网曾刊登过标题为《 优步的14条核心价值观 》一文中就有所介绍:旧金山——新雇员加入优步(Uber)时,会被要求接纳公司的14条核心价值观,其中包括敢于放手一搏、顾客“至上”,以及“永远奔忙”。这家召车公司尤其强调“任人唯贤”,也就是说,基于其付出的努力,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会青云直上,即便这意味着要得罪别人才能做到。
Uber前软件开发员工苏珊·福勒在博客中表示,她在Uber工作期间遭到了主管的性骚扰,但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却在极力保护主管,而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福勒写道:“我很清楚他想与我发生性关系,明显超出常规,我迅速将聊天信息截图,向人力资源部门举报。”Uber高级主管告诉福勒说,这名男子工作表现非常出色,他们不希望因为一个“无辜的错误”而惩罚他。
这样的企业文化极大地纵容了违规者,也滋长了Uber公司为牟利没节操底线的操作。6月3日22点08分,伦敦突发攻击事件,歹徒驾车撞人后又下车砍人,现场一片慌乱。附近的人在逃离时出于习惯地叫了Uber,订单在短时间内骤增,Uber动态调整了价格。虽然Uber方面表示,在了解到紧急事件后,22点50分已经人工操作停止涨价,23点40分全市停止涨价,但人们并没有接受Uber的辩解。
事实上,这并不是Uber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2013年美国东岸暴风雪时,Uber照样动态调价;2014年12月,澳大利悉尼的人质劫持事件中的涨价三倍……每每发生突发情况,Uber都无法识别具体情况,任由大数据动态涨价,人们嘲笑Uber是想发“灾难财”。
卡兰尼克的暗示,Uber的性丑闻
6月9日,有美国媒体曝料称,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曾在2013年的公司团建活动时向员工发出建议,其中涉及员工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与同事发生性关系。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则丑闻一起,卡兰尼克以及其领导的Uber在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
实际上,这并不是Uber性丑闻事件由来已久。2014年, 40岁的卡兰尼克在2014年GQ杂志上就称UBER为“Boober”(女人的胸部),因为公司帮助他吸引到女性。
同年,就有媒体报道,Uber曾组织了一场坐标首尔的三陪之旅,卡兰尼克及其女友Gabi Holzwarth都在这批参与人员名单中。据悉,当他们到达这家KTV之后,几名男性叫了数位陪酒女然后开始喝酒唱歌。
自此之后,Uber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丑闻不断。2017年2月,公司一名前员工苏珊·富勒在博客文章中控诉了在Uber的性骚扰经历,并讲述了她在公司工作时遭遇的性歧视。
《纽约时报》在二月份又扔出爆炸性新闻,指控公司员工在公司野外拓展活动期间吸毒(可卡因),一名经理在对多名女性有不雅之举后被开除。
而今年5月份爆出的邮件让卡兰尼克以及Uber的性丑闻事件升级。这份邮件被Uber内部人士称作“迈阿密邮件”。当时,Uber邀请员工前往佛罗里达海滩俱乐部,庆祝该公司的成功。这份邮件的标题是:“紧急,紧急:立刻看下这封邮件!”卡兰尼克在一开头就警告称:“你最好读读这个,要不我就会踢你的屁股。”
而在禁止行为的列表中,有一种是与同事或多名同事发生性关系:“不要和其他员工发生性关系,除非a)你已经得到对方的同意;b)你们两人(或更多人)不能在同一汇报线中工作。是的,这意味着卡兰尼克在这次旅行中将会独身。”如此明目张胆暗示员工约炮让人瞠目结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Uber曾经被为共享经济的鼻祖,Uber开创的模式也是众多互联网企争相效仿的对象,王石就曾表达过对Uber的欣赏和赞誉。因为有卡兰尼克才有今天的Uber,但也是因为卡兰尼克才令Uber深陷丑闻,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