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开复:2016,下一个移动电商的新机会
10-23
124

“微信公众号有10万以上阅读量的很多,月流水能过10万有几个?”换一种说法,流量上去了,怎么转化成经济价值?

\
“微信公众号有10万以上阅读量的很多,月流水能过10万有几个?”换一种说法,流量上去了,怎么转化成经济价值?
 
3月18日,创新工场的希望树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主题为“APP与自媒体在2016年的商业潜力到底有多大”的分享沙龙。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作为开场演讲嘉宾分享了他对于下一个移动电商机会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认为,基于手机的移动互联网让今天的网购更碎片化、个性化、更便捷,即以APP为主的移动购物,而经过社交的方式做结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传统电商的“物以类聚”和移动购物的“人以群分”
 
传统的电商平台侧重于物以类聚,即以商品为导向的购物。比如淘宝的分类,搜索、导航、广告来做引流。而移动电商则是人以群分,即以人和社群为导向的投放。在社群里面,口碑非常重要,而网红和APP无形中充当了社群划分的工具,你关注什么网红,你用什么APP你就已经被划分。
 
李开复还提出,移动电商的新机会有三个重要的点:
 
第一,内容化
 
移动购物时代,消费路径和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优质的内容其实就是最强大的流量产生器,消费者经过观看内容,内容对商品的建议、推荐,或者让用户产生购买某些商品、品类的渴望,这些会带来消费的机会。
 
一条视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天一条3分钟的原创视频,从2014年底上线以来,2016年3月产生了1400万微信的粉丝,我们可以看很多视频,基本上和推介的商品有关,所以这个运营的模式是这个领域非常典型的。
 
做APP、自媒体关注的是内容,让用户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果推了一些不相关的产品,非常明显是广告,干扰浪费了用户的时间,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虽然得到一些少量的订单,但是用户会对APP产生反感。内容化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商品匹配度低会适得其反。
 
第二,场景化
 
APP、自媒体怎么样能够构造场景,能够从消费者的观点出发,根据消费者当下的场景需求提供对应的有意义的产品或者服务,或者是对于消费者做一个非常好的洞察,然后做一个细分,这样的电商运营才能从流量的运营转变成一个人群的运营,从一个经验的运营到一个数据化方面的运营和决策。
 
第三,粉丝化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消费者其实非常希望关注意见领袖,并且和他们产生互动。意见领袖推销商品的力道非常强大。业界最典型的例子是罗辑思维,微信粉丝600万,虽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600万粉丝是超级粉丝,他推荐的书籍、货品会得到粉丝的超级认可,这个过程一部分是他个人有非常好的想法,另一方面,他的粉丝几乎认为能够成为罗胖的粉丝,能跟朋友说我读的书是罗胖推荐的。社交定位、逼格就有所提升。
 
罗辑思维是一个案例,更多的网红是经过她们的美貌,找更年轻的粉丝愿意购买。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不管她们卖的衣服怎么设计的,哪个设计师——无所谓,她们推的所有东西都能卖出去。网红对于她们推销的商品其实只是基于自己的信誉度,她们的粉丝购买基本是盲目的,基本是我信你,我追随你,你推荐什么我一定会买。这不代表网红推荐的产品不好,因为她们也非常珍惜她们的粉丝对她们的认可,当然她们也会做好对这些商品的选择。实际上粉丝们对网红的信任超过过去我们能够想象的。
 
在这样的属于APP的时代,你们可以做Google做的事情,服务好你们的用户,让你们的粉丝、用户专注你们生产的内容,你们需要一个电商合作伙伴的平台,让它能够适当推送非常相关的内容化、社交的内容,让你的粉丝和用户们买了东西不但不骂你还感谢推送。
 
据QuestMobile发布的最新移动电商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国内移动电商用户规模为4.12亿,相比去年的3.27亿增长了25%。其中,受“双十一”促销拉动,去年11月份,中国移动电商用户规模一度突破5亿,达到了5.05亿。
'